【第012章】百炼刀_春秋捭阖录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012章】百炼刀(2 / 2)

最新网址:www.sqge.cc

高适抬头望了望天边。太阳从山的那头,摇摇晃晃地升了起来。山顶霞光四射。在山中和大漠日落的奇丽,倒有一比。但明天会有多少人看到这日出呢?

……

虽然疲惫至极,但众人害怕又有贼寇来袭,也不敢在山中逗留。立刻拔营,快马向翻过群山,向檀州的首府――朝阳城而去。因为到了朝阳城,队伍就可以从平坦的官道,向南快马而行,穿过汝州、濮州、嵊州,抵达恒河北岸的泽州,然后乘船南渡,抵达宋国境内。

正午时分,终于抵达朝阳城外,没有山贼来袭。众人长长嘘了口气,有种逃出升天的感觉,哪里还有当初“要将来敌,尽诸斩于马下”不知天高地厚的豪情。

经此一战,羽林卫再也不小看西关军众人,各营关系也融洽了不少,偶尔还在一起有说有笑。只是李群玉为首的四名百夫长,依旧对西关军以及高适,不大买账。

听说钦使遇袭击,檀州太守萧至忠忙带领满城官员,来到城外迎接队伍。

开头边呼:下臣万死,钦使受惊。

其实,他一个封疆大吏,食禄二千石,位居二品,比韩愈的正三品兵部侍郎,还有高出一级,哪里下臣。不过,他这等官场老油条自然也明白,倘若与南宋和谈成功,这个比小上一级的兵部侍郎,只怕要立刻青云而上,飞黄腾达。毕竟兵书尚书宋务光,已经到了六十耳顺的年龄,离退位让贤,告老返乡不远了。

韩愈坐在车上,面无表情。

萧至忠贴了个冷屁股。不过他城府极深,深知为官之道,嘿嘿赔笑不语。

进入城中,萧至忠把一行人安排在官驿之中,想来已经听说沧州太守孟云卿在这方面,吃了个闭门羹,所以不敢贸然把韩愈请进他拿穷奢极欲的太守府。不过,这一应供给、服务倒是颇为细致、周到,显然经过一番细细思量。

驿站之中,韩愈开门见山:“萧大人,檀州贼寇如此猖獗,大人为什么禀告朝廷,请兵剿灭,反而听之任之。”这是诘问的口气。虽然韩愈品阶比萧至忠小,但他身负皇命,代表得是朝廷。

萧至忠苦笑道:“韩大人,有所不知。下臣也屡次向兵部请兵剿寇。可是兵部只说,十五万檀州军是吃素的不成,剿寇事宜,檀州军自理,勿复上报朝廷。于是,下臣请徐安贞徐将军,派兵进山剿寇。可四年来,檀州军总共七次进长右山,却始终无功而归,反倒是折损了不少将士。”

徐安贞是檀州军的统帅,帝国的历来主张军政分离。管政务的文官,不能涉及军务;统领将士的武官,不能介入政事。所以萧至忠虽是一州之长,却也不是徐安贞的上级。就像左相李绩虽是百官之长,却不能像五军都督府大都督那样,号令三军。

顿了顿,萧至忠又道:“眼下檀州军又奉朝廷军令,尽皆调往西线。下臣手中,举州之力,也不过三千的散兵游勇,还是未加训练。贼寇不来侵扰城市,下臣就已经烧香拜佛了,何况剿灭他们。草寇为祸一方,檀州深受其害,剿寇之事不是下臣不愿为之,实在是力有未逮,还请韩大人和朝廷明鉴。不过,请朝廷和大人放心,西线战事一毕,檀州军归来,下臣定和徐将军细细商议,就算举州之力,下臣也要将它们一网打尽。”

韩愈本想来诘问萧至忠,可没想到反倒变成了萧至忠在诉苦。

和高适对视一眼,把缴获的“百炼钢刀”放在桌面:“那么萧大人,这把刀呢?”

萧至忠一脸茫然,问道:“这军中的百炼钢刀?”

“是,韩愈正想问问萧大人,百炼钢刀怎么会到了草寇手中,而且还数量颇具。帝国命令,军中武器不能流入民间,难道大人不知么?”

萧至忠头大如斗,如果真的如韩愈所说,这盘踞在长右山的草寇,也太厉害了。

惊声道:“韩大人,果真有此事?此刀帝国每年也不过产出三万,而我们檀州不过两千于把。据下臣所知,檀州‘刀坊署’四年来,共制钢刀四批,合计八千余把。除一千把用于装备朝阳城守备,其余七千尽皆我运入檀州军中,怎么可能到达贼寇手中。”

他倒是推得一干二净了。

不过,那一脸震惊,茫然样子。倒让韩愈和高适,相信他对事也所知了了。作为一个封疆大吏,高官厚禄,不至于干这种与山贼勾结的事情。

又续过一会话,萧至忠推说公务缠身,晚些时候再来拜会。临时之前,还不忘向韩愈求一副墨宝。

要知韩愈的书法闻名琅琊城,价值千金,常人难求一副。其“拔镫法”的造诣之高,让人惊叹。当初,朱长文点评天下书法名家的《续书断》中,曾说:“退之书法,天骨劲健,自有高处,非常人所可及。”由此可见一斑。

韩愈也不推却,当即铺纸提笔,蘸了蘸松墨,笔锋在纸上龙蛇电走起来。

高适俯身一看,是一首诗,《送萧朝阳》:

帝忧南国切,改命付忠良。剑挂星摇动,旗分兽簸扬。

五营兵转肃,千里地还方。控带荆门远,飘浮汉水长。

赐书宽属郡,战马隔邻疆。纵猎雷霆速,观棋玉石忙。

风流岘首客,花艳大堤倡。宝贵由身致,谁教不自强。

一气呵成,酣畅淋漓,韩愈似乎自己也颇为满意,扔了手中狼牙笔,哈哈大笑。可高适却隐隐觉得不妥。

这首送《送萧朝阳》,明显是借诗言政。前面的“帝忧南国切,改命付忠良”云云,说的出使南宋的事情,也就罢了,可末尾的“宝贵由身致,谁教不自强”两句,分明是在讽刺帝国“自甘堕落”,不求自强,所以才弄得如今危机四伏。

萧至忠领了墨宝,欢喜去了。此时已是日暮。

按韩愈的性格,恨不得立刻扬鞭南下宋国。但考虑折冲营昨夜一场大战,早上又翻山越岭赶路,疲态已显,只得吩咐在朝阳城中休整一晚,等明日再行上路。

左右无事,韩愈听说高适少时曾游历过檀州,便邀请他一同上街,说是要领略这中陆十大名城――朝阳城的景致。那经历旺盛的样子,连高适都暗暗称奇。其实韩愈就算不邀请,高适也是跟去的。保护国使的安全,是他职责所在。

“可大人,你的脚伤……”高适担心道。

韩愈笑道:“没什么大碍了,我已在鞋中垫了些棉花,虽然还有些微痛,但也无碍行走。”

二人换了一身便装,便轻身出了官驿。\');

阅读春秋捭阖录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