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烈道:“商船、渔船倒未必,略一盘问就放行,只有战舰才格外小心。”
韩愈点了点头。
说话间,宋军又呼呼呼打出旗语,说是可以放行。
旗语刚刚落下,却见南岸的宋军水营中,冲出五条战船。想来,一是为了防范唐军有所异动,二是为了迎接使者。
高适定眼望去,只见开在前头是一艘黑色战舰。外面虽然平平无奇,但是却让人清晰感觉到它的坚硬,如同一块在水中漂浮的生铁。想来应该就是王烈所说的苍山铁舰。跟在苍山铁舰身后,站满甲士的四条大船,应该是飞虎战舰。
韩愈冷哼了一声:“王良臣,倒是小心使得往年船。”
船队渐渐靠近。
这时,王烈突然递给了韩愈一个外表形似烟花的棒子。
“这是什么?”
“七色狼烟。只要大人在江边放出这狼烟,末将就能看到。到时候,会立即派船来接应大人。”
韩愈哈哈大笑,“难道少将军害怕韩愈回不了故土吗?”
王烈摇了摇头,道:“家父交代,宋军枕戈待旦,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他老人家说,大人在南面如果觉察到形势不对,请立刻返行。泽州军即便拼劲全力,也会保大人安全。”
韩愈笑道:“区区宋国何足道哉。北地霜刀雪剑都未曾让韩愈折腰,难道这江南的斜风细雨,就能让韩愈踌躇不前么?既然王公有所交代,那韩愈也有一言托少将军转付于王公。”
“大人请说。”
“善谋全局者,岂拘泥于一城一池之失,善谋万世者,岂拘泥于一时一刻之败。”
“什么意思?大人。”王烈一时摸不着头脑。
韩愈哈哈一笑,道:“少将军转告与王公即可,他老人家自然明白。”
高适心中叹了口气,看来韩愈还是在坚持着他的“纵敌深入”战略主张。
船头靠拢。
苍山铁舰上传来清嘹的声音。
“大宋水师参军贺铸,奉通义郡王令,前来恭迎唐使,请尊使上船。”
高适转头望去,却见中年文士衣带飘飘地伫立在船头,风流异常。那气度倒和刘希夷有几分相似,唯一不同的是,他腰中挂着一把古剑。难道这个中年文士,也懂得剑术?
韩愈笑问:“难道阁下就是,当年写下‘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的贺方回?”
方回是贺铸的表字。
贺铸笑道:“正是在下。请问尊使是否退之先生?”
韩愈笑道:“正是韩愈。人道贺方回,任侠喜武,少有投笔从戎之志,去郁郁不得。今日有幸在军中相见,想必已经得偿所愿了。”
贺铸拱手笑道:“韩大人说笑了。请上船吧。”
韩愈被贺铸安排在苍山铁舰,高适不离左右,折冲营的将士则登上两艘空余的飞虎战舰。
威远号渐渐驶远,直至在江雾中,消失不见。
而南岸的景物渐渐清晰起来。
战舰一艘连着一艘,数不胜数,怕是有数千只。
高适与韩愈对望一眼。他们都从对方的眼神中读出震惊。如此水师,果真不是帝国水军可以匹敌。
贺铸笑道:“韩大人,通义郡王正在码头恭候多时了。”
高适转头望去,果然码头隐隐约约站着一群人。站在最前面的是一名,身穿便袍的中年人,身材并不高大。
难道,他就是与冠军侯能够媲美的当世名将,张良臣吗?
阅读春秋捭阖录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