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中华占卜术
“你们这话有道理,可也没有道理!”张好古抬起头来看看二个人,淡淡的说道。
周怀山还是在一边默不作声,叶楚文听到张好古刚才所说话,也蹲在一边深思起来。张好古刚才的这一番蓍草易数,看来还没让叶楚文从中清醒过来,只见他双眉紧蹙,面带困惑的想着阴阳之道,奇偶之术。
李华听了张好古的话,顿时来了兴趣,秧求着,“张队,给我们说说吧。”张好古在李华和赵小军的苦苦哀求下这才说道:“西方的塔罗牌在中华文明的占卜术下,简直就是小儿科。我们泱泱中华,五千多年的智慧传承下来的东西都是精品。可怜现在有的小女生居然会跑去相信塔罗牌、字母占卜、偶遇占卜等等。”李华听道,不禁点了点头,“嗯,有道理,按您说的,西方占卜的理论基础又是什么呢?”赵小军在旁边抢着答道:“这个我知道,西方的占卜术多以自然为主,比方字母占卜,其过程真让人哭笑不得。在这种古老的占卜形式中,公鸡扮演了主要角色。占卜法采用的是先把罗马字母摆成一个圆圈,在每个字母上摆放上稻谷,然后在圆圈的中心放上一只公鸡,看它啄米,被啄掉的稻谷下面的字就是所得到的信息。如果拼出来的字含混不清,占卜者负责对它进行解释。被吃掉的米会马上补充上,以便保证所有字母都有均等的机会。这典型的自欺欺人!”张好古听罢,点了点头,补充说:“这种做法说实话,可以人为的操作占卜的结果。公鸡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以后,能够有意识的吃掉字母的一部分,而且占卜师对结果的评定,有主观的因素。所以不足为信。”李华又问道:“那纸牌占卜呢?也可以人为决定结果和因素吗?”
张好古听道笑了笑,刚才一直没有说话的叶楚文看了一眼张好古,“纸牌占卜术虽然是一种迷信,但也不无它的道理。”叶楚文少年时曾经到法国留学二年,自然而然的多多少少的接触过一些纸牌占卜。张好古笑不作声,听叶楚文继续说道:“西方的占卜师,特别是吉普赛人,他们认为用特殊的材质做的塔罗牌可以通灵,而神灵可以指引人生的走向。所以在西方国家,纸牌占卜深入民心,我在法国期间曾经看过一篇报道,巴黎的一个占卜师在给他的客人占卜的结果中,有效结果超过百分之七十左右。”
“哦?居然有这么高?”李华听到这个数字会有些不太相信。张好古这才慢条斯理的接过话:“叶副教授,居我所知,您刚才所说的特殊材料多数为水晶吧?虽然现代的占卜纸牌制作得奇形怪状,上面的很多图案也非常神秘,好像专门就是为占卜而设计的,但是实际上在早期,它不过是我们玩的纸牌中的一种。15世纪发明的纸牌用于玩一种当时非常流行的游戏,叫“它若其”,就是今天桥牌的雏形。纸牌上出现的各种人物和景色,例如隐士、戏法杂耍、倒挂的人、战车、女祭司和城堡等等,说明当时它也被用来讲故事。”说道这儿,张好古顿了一顿,“我知道在西方国家顶级的占卜师每年的收入不低于好莱坞的大牌明星,所以在他们手里有一副纯水晶制做的牌也不足为奇。这就好比国内有象牙制做的麻将一样,虽然材料很贵重,可功能依然没有改变。再说结果,通常来讲占卜的结果要排除人为的因素才可以称得上真正的占卜,而塔罗牌此类的占卜结果往往好比你抽签解签一般,完全由解签人决定,把以我觉得西方的占卜术可信度不算太高。”
叶楚文心里很恼火,却苦于当着恩师的面,不便于发作。周怀山一直在旁边听着,等张好古把看法说完了,这才对叶楚文说道:“楚文,不要争辩了。我们都是共产党人,共产党人是忠诚的唯物主义论者,虽然我本人不太相信占卜之数,不过我还是对中国古代的术数很有兴趣的。”周怀山转过身来对着大家说,“好了,大家一直还没有吃午饭,我们今天就午饭晚饭一起吃,先吃完饭休息一下,明天再继续工作!”听到这话,大家这才一个个从墓坑中走了上来。赵小军在旁边叫道:“太好了,终于可以吃点东西了,我早就饿了!”
野外考古是件很辛苦的事情。无论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来讲,都是对人的一大考验。参与野外考古的人员,除了要拥有强健的体魄以外,还需要坚强的信念。像这种一天只吃一顿饭的时侯,在考古时时有发生,因为当墓室打开的时侯,考古人员就需要用最短的时间将墓室内的随葬品记录清楚,并一件件仔细的提取。有时考古人员会被分成好几组,轮流工作。
这处先周的古墓离岐山不远,相对的来讲交通还算是方便。施工队每天都有车到市镇上去采购一些日用品和食品。工地上的伙食相比起来也还不错。因为每天都有二三十人吃饭,所以事先考古队就请了一位临时厨师。临时厨师是个老西儿,做得一手的好面食,酸酸辣辣。好在考古队的成员多数是北方人,吃得习惯。除了李华是江南水乡,初到此地吃的不好之外,其它人也都吃的不错。
帐篷里,一人抱着一个大碗吃着岐山特色“赶面皮子”,因为众人都饥了,所以大多数人手里的一大碗“面皮子”不大一会就吃了个精光。只有李华被辣的够戗,吃了大半碗多,再也吃不下去了。张好古放下大碗,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了一盒口香糖,扔了二颗在嘴里嚼了起来。
赵小军年纪最小,精力也最旺盛,吃完饭后一直在张好古身边蹭来蹭去的,求着张好古给讲讲中国的占卜术。张好古经不住他的软磨硬泡,把嚼完的口香糖找了一块纸包好,喝了口“康师傅”,问,你想知道哪方面的?”张小军直着个脖子,“当然越多越好了!”张好古无奈的摇了摇头,笑着说:“好吧,那我就从先秦占卜术讲起吧。”
李华实在吃不下这酸酸辣辣的面皮子,也放下碗跑到跟前席地而坐。张好古等李华坐了下来以后,这才说道:“先秦的占卜术,现在流传下来大家熟知的,怕是只有周易了。”赵小军说道:“我知道,周易的许多词汇,今天流传甚广。比如说“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这,宽以居之,仁以行之”,“君子以厚德载物”等等。”张好古肯定的点了点头,“不错,周易的确是一本奇书,不要说术数占卜之数是否灵验,单单去读周易,你基本上可以把它当做一本哲学名著来读。周易之所以流传至今天,的确有它的特有的原因。总体来说,古人认为事物的初始为“无”,任何的事情都是从“无”中生有。这也符合中华民族的哲学观点和思想宗指。一种文明的行成,是几千年或是上万年中慢慢沉积下来的精华,文明,称开化,概念在华夏已经使用了几千年。尽管没有人用文字清晰的表述文明的定义,但是这个概念也在世界各国清晰的存在并广泛的使用,对世界各国的历史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在现代中国,文明这个概念却越来越多地被人偷梁换柱,这不仅仅是在语言学上造成混乱,更造成中国有偏离文明发展方向的危险。我们身边的中华文明无所不在。”
赵小军听了这话以后沉默了一会,问道:“那文明有什么用呢?”张好古脸色凝重:“大用无用。任何的文明都是一个民族的发展的基石,中流砥柱。如果这个民族没有文明做为底柱,那这个民族离灭亡也就不远了。”李华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张好古继续说道:“古人相信,命运和天意,最早的占卜术慢是在偶然间发明的吧!或许某人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偶尔发现向天空扔一块石子,由石子的正反面来决定结果,不出所料结果和天示的相同,这才有了占卜之说。后来慢慢的经过演变,有了占筮的专职人员。这些专职人员深信自己可以与天空高高在上的神沟通,来指引人们的方向。古人占筮了初的结果都是由数字来决定的,事实上从现实中的考古发现中也证实了这一点。商代有数字卦,天星观的楚墓发现的简牍上也有数字,上世纪八十年代,在西周的铜戈上也发现了数字。“安州六器”的中方鼎上也有“奇字”,总而言之,数字可能是最好的占卜术的前身。”
周怀山听到这儿,赞许的点了点头。不禁再一次仔细的打量着这个名叫张好古的年轻人。高高的个子,虽然带着一副高度数的厚厚眼镜却也掩饰不住双眼炯炯有神。面容俊秀,让人一眼看去顿生好感。一身工作服从头到脚把他包裹的严严实实。周怀山接过话头:“好古呀,怎么你对术数占卜还有这么深的研究?”张好古笑了笑回答道:“周总,您别误会,我只是读过几本相关的书罢了。”周怀山听道后,呵呵一笑,知道张好古不太想谈自己关于占卜术数方面的事情,心里却暗自在想,“你年纪轻轻,就如此不凡,不会是仅仅读过几本书那么简单吧。”
李华小声的提醒:“张队,你接着说下去。”张好古继续说道:“中国古代的占卜之术,大多数已经失传了。经过二次大的劫难之后,时至今日,留下来的怕是连皮毛都没有。”赵小军问:“哪二次大的劫难?”张好古看了看赵小军,说“第一次是二千年前,秦皇焚书坑儒,第二闪是十年动乱期间,无数的古书奇术都被尽数毁了,其中有许多都是孤本,真是太可惜了!”“嗯,是呀,我也是为这些奇书可惜了!所以我们的工作就是在考古中发现相关的文献资料,用这些资料给历史一个公平的交待。”周怀山长叹一声,惋惜的说道。张好古双目有神,望着这位德高年众的考古专家,说道:“是呀,太可惜了。”这才话锋一转,回到正题“流传至今的周易,只是先古时期诸多占卜术中的一本。西周以前,传说比《周易》更古老的还有《连山》、《归藏》,但是他们都失传了。过去许多的学者都不相信它们真实存在过,可是最近的王家台秦墓竹简考古发现中真的有《归藏》一书,可见古代占卜的多元化状况。不过可惜的是,发现的这部《归藏》只是残本,而且也只有几十个字能看得清楚。所以在占卜学术上的意义不是很大。更重要的是,我现在怀疑这本《归藏》的真实性,因为这本书同时期的《连山》至今也没有发现,所以很难确定这就是传说中的那本古书。”赵小军听到后,喃喃自语:“《连山》《归藏》《易经》《易传》?那它们之间是否有关连呢?”张好古回答道:“这三部经是相互关联的。传说《归藏》是由上古时期蚩尤一支传承下来的。因为在残片中有一句“劳曰:昔者蚩尤卜铸五兵而攴占赤”,但我想这只是个美丽的传说罢了。毕竟五千年前的那场部落间的争地械斗,经过民间的渲染过后,就变成了上有飞禽下有走兽的史歌巨战。”
“那如何才能确定这二本经真的存在呢?”李华抬着头问道。张好古摇了摇头,“没有办法确定这二部经真的存在过。除非我们在考古中能发现新的线索,否则这二部经真成千古奇迷了。总体来说,这二部经各有特点,如果用现在的科学眼光来看待的话,这二部经和周易相互使用,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连山易》中的内容在渗入古代医学文献的同时,还有可能窜向堪舆风水杂学之中,人们将其发挥运化,用于观山说水、择宅选坟,逐渐演变出一些有关峰岭骨象、地气结穴、藏风得水,虎踞龙盘之说。有关核化学的《归藏易》则不容易流传于民间,一是知易者不敢贸传,二是学易者不易学透。况且,其易理高险,习无所用,归藏于深山*,自成必然。在《归藏易》中,砹at、氡rn、钫fr、镭ra、锕ac、钍th、镤pa、铀u等放射性元素必有它们各自的古(卦)名,而且它们的卦象也可能同“六十四卦”类似。如果未来的考古学家能发现现叠有7层爻的卦象出现,我想它们定是《归藏易》卦无疑。当然,《归藏易》中的某些卦辞可能就散落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之中,只是我们现在还无法识别。”
听道这里,自从进了帐篷就没有声音的叶楚文突然间脸色铁青的沉声问道:“你到底是什么人……?”
阅读易连归传奇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