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不详
宝剑可绕于指上
《潜确类书》604
破山剑:444
时代:不详
宝剑名,可断石
《太平广记》89
破雾珠:445
时代:不详
宝珠名,可破雾
《格致镜原》446
桥车:446
时代:尧时
上山可不摔跤,谓当今之钉鞋也
《阚(左马右因)十三州志》
桃涪:447
时代:后羿时
桃木做成大木棒,可驱鬼
《淮南子》518
秦淮古镜:449
时代:不详
镜名,可鉴五脏六腑筋骨
《太平广记》89
秦始皇洗头盆:450
时代:秦
传为秦始皇洗头之用
《太平寰宇记》90
泰阿:450
时代:春秋
宝剑
《越绝书》533
赶山鞭:453
时代:秦
秦始皇用于赶山之宝鞭
《古小说》
息土:462
时代:
即息壤
《》
息石:462
时代:
即息壤
《》
息壤:462
时代:禹
可生土之宝物
《拾遗记》383
旃檀鼓:469
时代:不详
鼓名,敌至可自鸣
《酉阳杂俎》258
宵练:470
时代:春秋
宝剑
《列子》216
眼明袋:502
时代:不详
可洗眼,使明目
《续齐谐记》524
铜雀:509
时代:秦汉
可报丰收
《太平御览》89
鸾胶:516
时代:
强力胶,可续琴弦
《通俗编》484
清水珠:518
时代:不详
宝物名,可使浊水变清
《宣室志》416
隋侯珠:523
时代:隋
宝物名,作用不详
《淮南子》518
续弦胶:524
时代:
即鸾胶
《》
博石:530
时代:上古
石名,作用不详
《山海经》42
越王八剑:533
时代:春秋
越王之八柄宝剑。
《拾遗记》383
超屏:533
时代:战国
古琴名
《广博物志》47
遗玉:538
时代:上古
玉石名
《山海经》42
黑玉书:542
时代:禹
作用不详
《水经注》146
锁云囊:544
时代:战国
可收集云气
《战国策》394
焦尾琴:547
时代:春秋
古琴名
《搜神记》529
焦湖枕:548
时代:宋
枕名,可使人入梦
《太平广记》89
湛卢:553
时代:春秋
宝剑
《文选》139
游仙枕:554
时代:炎帝
宝物名,若枕之,可梦游五湖四海
《开元天宝遗事》
瑟:557
时代:黄帝
古琴名
《世本》148
(左扌右上老下日:~zhi)机石:561
*zhi
〈动〉
(1)同“支”。支撑[support]越妇机,吴蚕作茧。――李贺《春昼》
(2)又如:颐(以手托颊)
时代:
即支机石
《》
雷车:563
时代:晋
司雷雨之车
《北堂书钞》177
蜈蚣珠:566
时代:晋
宝物名,蜈蚣腹中之宝珠,夜放光
《坚瓠秘集》280
照石:567
时代:不详
石名,光可鉴人
《拾遗记》383
照妖镜:567
时代:不详
可照见鬼魅,不获隐形
《洞冥记》423
照骨宝:567
时代:
即咸阳宫方镜
《酉阳杂俎》258
照海镜:568
时代:不详
宝物名可照见海中怪鱼及一切礁石
《续子不语》
辟邪:575
时代:汉武帝时
宝剑可辟诸邪
《格致镜原》446
辟疟镜:576
时代:汉武帝时
镜名,照人可治病,照疟可辟鬼
《庚巳编》
綦qi卫:576
时代:春秋
箭名
《列子》216
聚宝盆:579
时代:明
宝物名,可聚钱财
《坚瓠余集》280
蜘蛛珠:583
时代:不详
宝珠名,蜘蛛腹中之宝珠
《癸辛杂识续集》
豪曹:590
时代:春秋
宝剑
《文选》139
赭鞭:592
时代:神农
神农以辨百草之宝鞭
《搜神记》529
樗蒲:593
时代:春秋
作用不详
《太平御览》89
(左王右上雨下亏)(左王右孚:fu)玉:593
时代:上古
玉名,所未详也
《山海经》42
履水珠:606
时代:唐
宝物名,着之可履水而行
《杜阳杂编》
磬石:607
时代:上古
石名,击之若奏乐
《山海经》42
獬豸冠:612
(xièzhi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异兽,能辨曲直,见人争斗就用角去顶坏人
凡罪疑者,俱令獬豸触之――《镜花缘》)
时代:春秋
以獬豸为形为冠,法人束之
《后汉书》233
1.古代御史等执法官吏戴的帽子。汉蔡邕《独断》:“法冠,楚冠也……秦制执法服之。今御史廷尉监平服之,谓之獬豸冠。”《后汉书·舆服志下》:“法冠,一曰柱后。高五寸,以为展,铁柱卷,执法者服之,侍御史、廷尉正监平也。或谓之獬豸冠。獬豸,神羊,能别曲直,楚王尝获之,故以为冠。”明无名氏《霞笺记·中丞训子》:“官居侍御立朝班,铁面丹心獬豸冠。”《人民文学》1981年第4期:“头戴黑色獬豸冠的宫中执法走到嬴政身边,垂身而立。”
2.指御史等执法官吏。唐韦《杜侍御送贡物戏赠》诗:“越人自贡珊瑚树,汉使何劳獬豸冠。”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一折:“生前不惧獬豸冠,死来图画麒麟像。”清方文《寄任玉成御史》诗:“旧京人物凋零尽,江北犹余獬豸冠。”
燃石:615
时代:不详
可燃烧之石
《异苑》249
藻玉:623
时代:上古
古用祀神之物
《山海经》42
车:623
时代:
即桥车
《》
霹雳车:628
时代:
即雷车
《》
霹雳尖:629
时代:不详
所谓生霹雳之用
《太平御览》89
夔牛鼓:630
时代:黄帝时
以夔牛之皮所制之鼓,击之声闻五百里
《山海经》42
蚩尤炎帝后裔。宋罗泌《路史·后纪四》“蚩尤传”:“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同卷注引《世本》:“蚩尤作五兵:戈、矛、朝、酋矛、夷矛。”相传:蚩尤不但以金作兵器,并能呼风唤雨。《山海经·大荒北经》。“虽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蚩尤与黄帝战并被黄帝所杀之事,记述繁多,各有异文。《初学记》卷九引《归藏·启筮》:“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黄帝杀之于青丘。”《山海经·大荒南经》:“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谓枫木。”郭璞注:“蚩尤为黄帝所得,械而杀之,已摘弃其械,化而为树也。”《皇览·家墓记》:“传言黄帝与虽尤战于涿鹿之野,黄帝杀之,身体异处,故别葬之。”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三:“解州盐泽,……卤色正赤,……俚俗谓之蚩尤血。”一些典藉中还记有蚩尤的形象。《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龙免河图》:“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述异记》云:蚩尤“食铁石”,“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耳鬓剑戟,头有角。”相传蚩尤禀性“贪虐”(见《路史·蚩尤传》)、“暴”(见《史记·五帝本纪》),然死厉又受人尊祟。《皇览·冢墓记》云:“蚩尤冢,民常十月祀之。”《述异记》卷上:“太原村落间祭蚩尤神;不用牛头”。《龙鱼河图:“后天下复扰乱,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封禅书》记齐把八神,“三曰兵主,祀蚩尤”。今河南台前县有“虽尤家。”汉代冀州民间尚有纪念虽尤的“角抵戏”。可知蚩尤原非与黄帝争帝位的叛逆、魑魅形象。
刑天亦作“邢天”、“形天”。《山海经·海内西经》:“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据宋罗泌《路史·后纪三》,刑天似为炎帝臣属。“刑天与帝争神”亦为炎黄之战余绪,帝即黄帝。常羊山为炎帝诞生地,还其放处。常羊山北为黄帝子孙居处者。
日月星辰为什么会东升西落?江河为什么都向东流?
传说是水神共工撞断天柱的缘故,共工成了正义的象征。
女娲修补好天宇以后,好长时间日月星辰的运行都很正常
可是后来一场战争打乱了这个局面。交战的双方是水神共工和天帝颛顼。
共工是火神祝融的儿子。他长着人的脸,蛇的身子,红色的头发。共工常掌管海洋、江湖、河泽、池沼等世界十分之七的领域。在黄帝和炎帝的一次大战中,共工曾用水帮助他的祖上炎帝作战,颛顼是黄帝的曾孙,黄帝一度让他代行神权。但在他执掌神权期间,他并不顾念人间黎民百姓,还派人断绝了人间和天界的通道,也压迫他所不满意的诸神。更为无理的是他把太阳、月亮、星星都拴系在北方的天空上,固定在那里不能移动。这样,大地上有的地方永远明亮,有的地方永远黑暗,给人们带来了灾难,水神共工乘机率领部下发难,起来推翻颛顼的统治,夺取天帝宝座。
这场战争十分激烈,他们从天上一直打到一座叫做“不周山”的山脚下。不周山地处西北方向,山形奇崛突兀,是一根极高极高的撑天柱。双方在这里鏖战不息,共工见一时不能取胜,陡然怒气万丈,猛地一头向不周山撞去,只听得哗喇喇巨响连天,刹那间把不周山拦腰撞断。
这时,整个宇宙又发生了一场大变动,西北面的天空因为没有不周山的支撑,倾斜下来,日月星辰再也不能固定在原位,于是白昼、黑夜每天交替一次。而东南面的大地受到山崩的剧烈震动,陷了下去,形成中国西高东低的地形,从此江河的水也不同自主地朝东方
器物资料表~包括用具器皿武器......
十二时炉:5
时代:上古
香炉名焚香可报时
《述异记》319
人石:9
时代:古代
石名,一家三口所化
《太平广记》89
九钟:16
时代:上古
钟名,霜降则钟鸣
《山海经》42
九鼎:17
时代:禹
上古神器,刻天下精怪于上
《史记》148
九曲珠:19
时代:春秋
珠中有九曲,使蚁通之(文成公主v松赞乾部使臣)
《广博物志》47
九鹭香:21
时代:明
宝物名,郑和三宝之一,用途不详
《坚瓠七集》280
力珠:21
时代:夏
增加力量的珠子
《说郛》420
工布:22
时代:春秋
宝剑
《越绝书》533
干将:22
时代:春秋
宝剑
《吴越春秋》284
莫邪:22
时代:春秋
宝剑
《吴越春秋》284
三岛石:27
时代:春秋
吴山试剑之石
《青城山记》
大贝:32
时代:
宝物名巨大之贝
《艺文类聚》66
上池水:39
时代:不详
可见鬼物之水
《史记》148
千日酒:44
时代:禹
饮之醉千日辄醒。
《搜神记》529
马宝石:54
时代:不详
宝物名马中可产马
《耳新》
飞车:56
时代:
可飞之车
《博物志》530
女娲石:64
时代:上古
大风雨后可闻弦管声
《太平御览》89
支机石:67
时代:古代
织女支机之石
《太平御览》89
巨阙:73
时代:春秋
宝剑
《文选》139
不借:76
时代:不详
会飞的鞋
《(左王右郎)(寰去宀左加女)记》528
不死药:76
时代:上古
长生不死之药
《山海经》42
不须鞭:78
时代:不详
马鞭名扬鞭马即走
《(左王右郎)(寰去宀左加女)记》528
太乙余粮:89
时代:上古
增加食物的东西
《玉函山房辑佚书》164
天衣:92
时代:不详
无缝天衣,穿上可飞翔。
《月令广义》124
天酒:96
时代:无意义
甘露
《神异经》433
五兵:100
时代:上古
各种兵器
《太平御览》89
五色笔:102
时代:晋
五彩色之笔
《南史》
五色露:102
时代:汉武帝
可治疾病
《太平御览》89
五块石:103
时代:不详
宝物名,可呼风雨
《古今图书集成》151
五谷石:103
时代:不详
似五谷之石
《古史辩》
五弦琴:104
时代:神农
古老之琴名
《世本》148
五曜神珠:107
时代:黄帝时
意义不详
《(左王右周)玉集》528
日林国石镜:110
时代:不详
巨大石镜可照人脏腹能探之病处
《述异记》319
乌号:113
时代:黄帝
弓名
《淮南子》518
风狸杖:128
时代:不详
鸟兽随指而毙,有所欲者,指之如意
《酉阳杂俎》258
火龙:135
时代:不详
宝物名,可聚日光
《洞冥记》423
火齐镜:137
时代:春秋
宝物名,视物如昼,语可应答
《拾遗记》383
火浣布:137
时代:春秋周穆王
宝物名,不畏火,遇火则洗
《列子》216
孔子屐:143
时代:春秋
长大之鞋传为孔子所有
《太平御览》89
水玉:144
时代:上古
即水晶,贵重矿物
《山海经》42
水珠:145
时代:古代
宝物名埋之泉涌
《旧小说》174
水精:146
时代:
即水晶
《》
石人:155
时代:不详
石人可预测天气
《初学记》296
石盂:156
时代:不详
可聚食品,类聚宝盆
《舆地纪胜》579
石鱼:156
时代:不详
鱼化石,可使鱼复活
《(上艹下卯:茆mǎo)亭客话》326
石笋:157
时代:不详
巨重之石器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225
石船:157
时代:不详
圣姑所乘之石制之船
《水经注》146
石雁:157
时代:不详
霜降则飞
《古今图书集成》151
玉(吨去口换犭:):161
时代:南朝
宝物名,类聚宝盆
《异苑》249
玉酒:161
时代:
即玉膏
《》
玉膏:161
时代:黄帝
酒名,令人长生
《山海经》42
玉横:161
时代:不详
盛不死药之器
《淮南子》518
玉馈酒:163
时代:上古
酒名,取之不尽
《神异经》433
玉醴泉:163
时代:不详
酒名,饮之令人长生
《十洲记》5
龙工:164
时代:舜时
作用不详
《列女传》217
龙珠:168
时代:不详
龙所吐者作用不明
《述异记》319
龙渊:168
时代:春秋
宝剑
《越绝书》533
龙穴石髓:172
时代:晋
可增力气十倍
《古小说钩沈》151
电母:175
时代:帝俊时
琴名,电照则自鸣
《格致镜原》446
鸟工:182
时代:舜时
衣名,衣之可飞翔
《列女传》217
仙人镜:184
时代:
即日林国石镜
《》
仙人承露盘:185
时代:汉武帝
和露与玉屑服之,可成仙道
《三辅黄图》
玄珠:197
时代:黄帝时
黄帝之宝珠作用不明
《庄子》239
司风鸟:199
时代:
即相风
《》
圣鼓:200
时代:秦
巨大之鼓,可飞翔
《太平寰宇记》90
吉光毛裘:213
时代:汉武帝
裘名,入水不沉,入火不焦
《海内十洲记》
地脂:214
时代:不详
神药名,食之不死
《云间杂记》
曲盖:220
时代:商
曲柄华盖
《古今注》150
伍子胥剑:228
时代:春秋
剑名取之必病弃之则安
《茶香室三钞》
华盖:234
时代:黄帝
黄帝所制仪仗
《古今注》150
安阳王神弩:240
时代:不详
弩名,一发万人死,三发杀万人
《水经注》146
阅读极品死神男友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