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在北川的这所最北端的小学住了半个月。这期间他们一起去了一趟成都,买回来一些生活用品和摆设,为小屋增添了不少生气。校长很支持他们去,一来小菲到这里支教后还没去过一次成都,也该陪丈夫去玩玩;二来可以帮学校带些书本回来,学校还缺一批教学参考书,正想派人到成都取去。
四川是天府之国,成都是蜀汉的古都,有很多名胜古迹。除了买东西,他们还去看了武侯祠、杜甫草堂等心仪已久的人文景点。因为对文学的共同爱好,这些地方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的圣地,不去不得。
进武侯祠后,他们抬头看见诸葛亮殿上方悬挂“名垂宇宙”的匾额,再看两侧为清人赵藩撰书的“攻心”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高山一边读着这幅对联一边对小菲说:“这是一幅颇负盛名的对联,借对诸葛亮、蜀汉政权及刘璋政权的成败得失的分析总结,提醒后人在治蜀、治国时要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要特别注意攻心和审势。”
再走进去,他们看到正殿中供奉着诸葛亮祖孙三代的塑像。殿内正中有诸葛亮头戴纶巾、手执羽扇的贴金塑像,像前的三面铜鼓相传是诸葛亮带兵南征时制作,人称“诸葛鼓”。大殿顶梁上书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诫子书》中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名句。看到这里,小菲不禁轻声说:“说得多好啊。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是啊。你还记得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蜀相》吗?”
“记得呢。我背给你听,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最后两句是两人共同背诵了。
“其实在宜宾的丞相祠堂还有一幅著名的门联――明知炎德已衰感三顾君恩出抚危局,毕竟大名大朽怀两川相泽来拜荒祠――更为出名,可惜这次我们没时间去看了。”高山对小菲说。
“以后有机会去的嘛,不用遗憾了。”小菲手挽着高山的臂弯安慰着他。
告别了武侯祠,他们又来到杜甫草堂。
草堂很大,有好几百亩地。他们主要游览了草堂旧址。过了一个照壁,就是草堂的正门,上书杜甫草堂四个金色大字。他们相携进得门来,只见里面流水萦回,小桥勾连,竹树掩映,显得既庄严肃穆、古朴典雅而又幽深静谧、秀丽清朗。
“想不到草堂里面风景这边独好啊。”小菲禁不住感叹道。
“是啊,我原以为杜甫草堂也只是他的一个故居而已呢。”
再进去就是诗史堂。这是杜甫草堂纪念性祠宇的中心建筑。诗史堂正中是雕塑家刘开渠所塑的杜甫像,堂内陈列有历代名人题写的楹联、匾额。
“杜甫的像塑得真传神,跟我想象的几乎是一模一样,瘦瘦的,诗人的仙风道骨就活灵活现地出来了。”高山感叹着。
“是啊,的确传神得紧。”
诗史堂的后面是工部祠,内供奉有杜甫画像,边上还有都曾经寓居蜀地诗人陆游、黄庭坚的画像。工部祠后才是杜甫的茅屋故居。看介绍才知道这是近代依据杜诗描写和明代格局,借鉴川西民居的特点恢复重建的茅屋。
“这里才是杜诗圣的故居啊,你看诗人故居的田园风貌,充满着浓浓的诗意氛围呢。可惜是现代人仿造的。”
“是啊,他真正的故居应该早没了吧,毕竟那只是他搭建的几间茅屋而已。”
看完这两个景点,天色已晚。高山拉着小菲的手,找了一家幽静点的宾馆先住下来。
“晚饭我们吃什么?小菲。”
“去吃成都的小吃吧。听说这里的小吃很好吃啊。”
“好呢。只要你开心就好。”
他们打的到了成都的小吃一条街,一间一间地吃过去,任凭嘴巴辣得直哈哈。到了晚上九点多钟,他们才尽兴地回到宾馆。
“山,你先去洗澡吧。我要休息会,然后好好洗个澡。好几个月没有好好洗澡过了。”
“小菲,我们一起去洗吧,我可以帮你擦擦背的。”高山用祈求的目光看着她。
“还是你先去洗吧,我要看回电视,休息休息。再说我也不习惯一起洗澡呢。”小菲的脸都羞红了。
不多久,高山裹着浴巾出来了,一脸坏笑地说:“小菲,你去洗吧,好好洗洗哦。等会需要我擦背时喊我啊。”
“好呢。”
阅读不想再娶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