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任何事情,明理不懂法,易流于口头禅。懂法不明理,终难成大器。
在觉悟这一方面,也是这样的。
如果翻来《大藏经》,就会看到许你有趣的法门。
比如证物空的方法以。
其法为,在面前小球或小木块,专注视之,不准保忘却,也不可认明此物,只集中视线,专注观之。
如果感觉欲睡,集中精神凝视。让自己的身体正直起来,用一点点力,所谓威武之相观之。
如心不安静或散乱,应选拔一静处,减低专注,放松一些,让身体松弛,让呼吸平缓。
此时,你会体验到物的有无状态及原因。
若你明白地了知物的形状,色彩,名称,那是因为你专注力高,物的形相映在大脑中了。注意力稍一分散,关于此物的颜色形状名称又在大脑中闪现出来了。
如果过份地放松身心,就会出现要瞌睡的状态。这种昏觉,是觉悟的大敌。我就见过许多人,要么折腾个没完,不活动了,不折腾了,马上就呼呼大睡。所谓心粗即是。这样的人一辈子停留在感觉状态,精细的东西,不会体会到的。
也有人胡思乱想,心飘逸不定,那是因为离开了此物,专注减低了。人的专注力低了,想象又抓住了人。
通过这个练习,可以体会到,物的有无,是因为专注力的原因。如果心里一直想一个东西,念念不忘,人的专注力就会长时间的停留在此物上,脑子里有了物的形象。同时注意力一放松,关于此物的名相用途功用全都联想了起来。注意力停留在什么地方,停留在什么东西上,脑子就会反映什么。
其次,我们还可以证明因为主观的努力想象,本来在我们大脑没有的对象也会有的。办法是想象自己的面前,有一月轮,白如玉壁,大如指甲,光洁可爱,明静可人。如果想象不出来,只是放缓呼吸,专注想之。直到一个到三个星期,睁眼也可以看见为止。
注意,一般人只想象几次几天,是想象不出来的。要有一点科学的精神,要有一点意志力,直到能很容易地想象出来为止。
在想象的过程中,由于心念专一,所以会感到舒服。一种身心愉快的感觉会让人非常轻安。
通过这样的练习,我们可以明了,因为我们的欲念,经过较长时间的练习,可以在我们的神经系统中造就一个在面前并没有的物体的形象。
当然,在现实中,这种情况更为复杂,有人一听声音就可以产生类似的形象,有人看见文字,看见图画也可以产生类似的形象,也有人嗅到气味也就可以,更有人一摸到一种东西,就可以产生强烈的感觉。
结论是,我们心中美好的东西,是因为我们经常想象它人美好。同样,丑陋的东西,也是因为我们经常念想它的丑陋。
当然,在修养身心的时候,用得更多的是呼吸。就也是把看不见的呼吸,用数字,形象,感觉固定起来,让它成为有形象有节奏有感觉的事物。
一种办法是数呼吸。
也就是深呼吸后,坐安稳了,然后集中注意力于呼吸,以微细可以自己听见的声音数自己的呼气,由1、2、3、……到无数。
还有一种办法是观息,好想象感觉自己呼吸的位置,形状,色彩……开始当然是看不见的,感觉不明显地,做的次数多了,也就真的看见了。
数呼吸的意义在于让我们自己明白,什么是攀缘。我们在生活中总是这样,一点点的感觉,经过我们内心的攀缘,然后象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最后成为在我们意识中的一个庞然大物。
就象看见了异性的一点肚皮,就感觉对象是一个玉人。
关于呼吸还有一种叫住气。做法是先吐气三口,清除体内浊气,徐徐自鼻吸入新鲜空气,气封脐下四指处,住处气愈久愈好,然后喷出。
练习这个,可以让我们明白,心念的产生多在吸气时,如果呼吸连在一起,此念便会不变,一直这样下去,人的脑子中就会只有这一个念头。呼吸越是快,念头保持的时间就越长。如果我们在呼和吸中间停一下,慢慢地呼出空气,结果念就会断了。所谓的忍就是这样。半天不吐气,停一下缓慢地呼出,结果也就忍住了。
以上的方法,目的是一个,也就是让心停止在一个对象上面。我们的心啊,总是那样飘浮不定,所以人大多处于矛盾状态,矛盾状态会让我们紧张,心跳,呼吸,都会加快。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对健康不利,对做事不利,对个人的品德修养不利,一个想有所作为的人,为什么不想方法改变一下自己呢?
阅读如何进入审美境界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