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内外的转换_如何进入审美境界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二十六、内外的转换(1 / 1)

最新网址:www.sqge.cc

如果幻相和幻相的具有者,完成了内部器官的准备,那么下一步必然要实现在外部的攀缘。这种由内而外的转换过程是怎么样呢?

当幻相存在于内部世界时,表现出来的是情感,意志,幻想,兴趣等。这处情感的强烈,必然就谋求向外的实现。当幻想还在内部的时候,和外界的连接还没有建立,对外部世界的注意、观察、必要的交往准备还没有完成,此时,对这种种欲求的满足,只能用幼稚的想象来满足。但是,幼稚的想象,其满分足程度是浮浅的,难以满分足主体的需要的,主体这时就会寻找在外部的真正的满足方式,即在自己周围寻找能代表幻想的人物。由于幻想是存在于主体脑袋里的东西,是另一时间、另一空间的事物,在主体现存的环境是难以找到的。幻想的存在,严惩重地干扰了主体的生活,它影片响了主体的情感、价值、判断,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了一种错位。错位既为以后的生活作了必要的准备,同时使主体丧失了在现在环境中生活的能力和位置。矛盾着的主体,既要在现在的环境中生存,又要满足自己的情感,一般都会出来一种错认。这种错认,是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妥协,即把此环中的某一对象的只有幻想的部位特点的对象当作了理想中的对象。当作主观想象中的对象,当作自己一直追求的对象。

但是,此对象的本质仍然是与现在的环境相一致的。它的外部的个别的特点,引起了主体的错觉,本质上,它还是要与现环境一致的。它是现环境的产物。对于主体的错认,它必然地要用一种与现环境一致的方式来做出回应,即狠狠地教训一下主体,让他吃尽苦头。我们说,骗子,野心家,基本是这样的产物。他们的身上,总是有一点让人喜欢的东西,比如热情,多见多闻,可本质上他们仍然是穷极了道德差极了无知极了的人物。当他们装扮成正面形象时,只能欺哄那些对此基本无知的充满幻想的幼稚人物,如初来城里的少女,刚做生意的年轻人,对政治不懂的书生,对军事无知的想象者。当我们在批判骗子的可恶时,是不是也该想一下主体的问题出在那里?答案也是很清楚的,受骗的主体,基本是一些想象型的人物。现实的能力和知觉为零。这再一次提醒我们,主观的想象,不能代替现实的经验和能力。

回到上面的话题。

主体遇到这样的情况,给现实狠狠地教训之后,从主观上讲,隔断了他的对此类对象的情感和想象。从客观上来讲,可能迫使主体离开这样的环境,去寻找可能存在这种对象的环境,同时也重建自我,把过去的主面的想象的封闭的自我,转换成为一个务实的客观的自我。从意识出扫除幻相,完成总识到潜意识的转化,以便获得理大的能量,将来在可能实现的时候实现自己的幻想。

在故事中历史中,我们总是能不断地听到英雄人物,受尽磨难,历尽艰难,到处流浪,无家可归,遇到了几乎灭顶的灾难。在这样的原型中,包涵着什么样的心理学内容,具有着什么样的现实意义呢。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大致可以明白。一个英雄要成就伟大的业绩,一定要完成与旧习惯的决裂,要完成心理上的断奶,要割断与旧环境的联系。如果完不成这样的过程,他也就可能成为一个预言家理论家,根本成不了现实中的英雄,也不可能完成英雄的业绩。象司马迁,如果不是让人羞耻的宫刑,他可能一辈子也象父辈一样,是一个好的史官,也是一个为后人写这部史书的一个垫基石,一个准备者,一个不太高明的政治家。那样的巨著,他根本没有时间来完成。宫刑,客观上完成了他与现实的联系,从物质上,将他从俗人政治家中,隔离到一个完成历史巨著的文学家、历史学家的环境中。再看历史上的诸如曹雪芹之流,如果他还生活在富贵窝中,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写出几首不错的小诗短词的风流公子,不可能静心完成那样的大作。

这个过程,大约有三步:

1、幻想阶段。包括偶象的寻找,主观的想象,兴趣的转移等。

2、用碰钉子的方式,逼迫主体离开旧的环境,去寻找新的环境,重塑自我。

3、练习式的一步一步接近最能满足幻想的对象。前边的接触,前边的对象,基本相当于练习。是不最后一步作准备的。

这个过程,也就是我们说了多少年的命运的、现实的本质。也是英雄成长的基本过程。它缘起于主体幼年与环境的矛盾,来源于现实的压力,是一种对现实的反动。

经过一次次的失望,从而把以前的幻想变成不淡的无聊的烦的憎恶的对象,以此作动力,激以新的幻想。而新的幻想,又是由幻想,幻想式的满足方式,改变环境,在新的环境下重建自我,直到最后的满足。当主体发现新的满足方式时,真正的对象也就出现了,英雄的业绩也就成就了。

此时,幻想真正地成为了现实。

阅读如何进入审美境界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