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游击的厢兵(五)_大宋之铁骨风流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三章 游击的厢兵(五)(2 / 2)

最新网址:www.sqge.cc

十多天过去,赵长安麾下的所有厢兵,个个变成了合格的战士不说,就连骑马赶路也都熟练得多了。

最重要的是,这些在死人堆里滚了数遍的厢兵,虽然又牺牲了五个,人数只剩了二十个,但个个都变得英勇无畏,不要说是这些西夏兵人数少于自己,就算碰到人数比自己多几倍的西夏部队,这些厢兵照样敢一个人冲入敌阵,杀个三进三出!

“清哥,你走左边,天宁,你走右边,看看有藏起来的西夏人没!其余的兄弟们牵上西夏人的马,准备撤!”看着西夏人的火炮信号尾烟消失在空中,赵长安大声命令道。

在十几天中,有数十名出外“收谷”的士兵不明不白的失踪,已经让西夏人警觉了起来,现在他们再出来抢掠,往往是几百人一齐出动。

等到了抢掠的地方后,总是有二三百人在中心区域抢掠,其余分成小队的人手里,都拿着一个报信用的火炮,一旦发现敌袭,立即便可通知大队人马前来救援。

“都头,快走!”按照赵长安指令前去巡村的李清,突然看到村外烟尘滚滚,顿时知道,西夏大队人马已经赶到村外了,他当即大声报讯。

“兄弟们,走!”赵长安急忙喊道。

这些厢兵虽然都学会了骑马,但骑马技术和从小生在马背上的西夏人比起来,那还是要差得不少,眼见烟尘越来越近,赵长安催促身边的人立即牵马启程,自己则催马朝那个小院奔去。

那个院子里还有两匹好马。这个时候,军马是极好的资源,据刘天宁说,一匹好马可以卖到几十贯的高价不说,而且俘获良马,那可是跟俘获敌人一样的功劳!

不过赵长安倒不是为了两匹马而不知轻重去冒险的人。主要是因为李清还没有赶过来,而那两匹马又正在顺路的院子里,赵长安估计自己牵上那两匹马时,李清正好赶到自己身边。

然而将两匹马的缰绳挽在自己手里后,正准备驱马启程时,赵长安却呆了一呆。

在母亲无头的尸身旁边,那个小女孩,正用她的小手,轻轻的抓住母亲的胳膊晃动,嘴里呼喊着“妈妈,妈妈”,仿佛母亲的胳膊能动就是没死,还能唤醒一般。可是母亲的手已经开始僵硬了,就连晃动母亲的胳膊,小女孩也已经非常吃力,可她还在努力的晃着。

“小伢伢,妈妈睡着了,跟着叔叔骑马玩好不好?”赵长安强忍着眼泪,跳下马去,一把将小女孩抱了起来。

“都头,西夏人追过来了,快走,快!”李清打马急驰,眼见自己奔到赵长安身边时正好和他并骑逃走,却见他突然跳下马去抱起那个小女孩,急得大喊。

西夏人来得好快,赵长安和李清已经顾不上那两匹良马,正要拉转座骑离开之时,一枝弩箭呼啸着射了过来。

此时西夏人尚在村外,能射出这么远距离的弩箭,明显是缴获宋军的强弩,射程足足比西夏人的弓箭远了两倍。

赵长安和李清都吃了一惊:没想到西夏人竟然能射这么远。不过西夏人缴获的强弩很多,但会用的人却显然很少,所以才只有这一枝弩箭射出。

如果数弩齐发,是极难避过的,但仅有一枝弩箭,又从最远射程处射来,那就另当别论了。

“都头,避箭!”李清呼喊了一声。不过看那弩箭来势,赵长安只需要一拉马缰,让座下马后退一步,或者俯身马背,就可轻松避了过去,因此也就没有上前。

弩箭的装填发射,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因此躲过此箭后,赵长安两人当可轻松离去,毕竟大家胯下骑的都是良马,虽然看起来只隔了两箭之地,其实却很难拉近。而赵长安等人的地形又熟悉得多,一逃过黄土塬子,这些西夏人就别想再看到他们。

就在李清呼声出口之前,赵长安便看到了那只弩箭,而避让方法他当然知道得很清楚。

那个小女孩被赵长安用左手抱在怀中,所以无法俯在马背上。于是他的右手用力拉马,本意是让马后退一步。谁知道,只用右手拉马的赵长安,劲竟然使得偏了,那马会错了意,把头朝着右边一转,竟然变成了赵长安正正的面朝那只弩箭!

“都头!”李清惊呼一声。

“清哥!”赵长安痛呼一声。

原来,眼看赵长安拉错了马向,已经来不及再做动作,李清便猛力的把马一夹,那马顿时往前冲出,那只弩箭也被挡了下来。

“都头,快,快走!”那只弩箭正钉在李清的腰上,但他强忍剧痛,将身子伏在马背上,只管叫赵长安快走。

“婆婆妈妈的,净坏事!”见到李清和赵长安这边的情况,刘天宁策马急冲过来,一弩将那个发弩的西夏人射倒后,又在李清和赵长安的马屁股上各抽了一鞭子,三人很快便绕过黄土塬子,绝尘而去。

阅读大宋之铁骨风流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