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和你想的不一样,个性的定型期 (4)_3岁对了,一辈子就对了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0章 和你想的不一样,个性的定型期 (4)(2 / 2)

最新网址:www.sqge.cc

高桥敷在秘鲁讲学时,与一对美国夫妇做邻居。一天,那对美国夫妇的12岁儿子踢的足球,把高桥敷家的门玻璃打碎了。

第二天,“肇事”男孩买了一块玻璃,独自一人到高桥敷家认错,并请求原谅。高桥敷见孩子既诚恳又有礼貌,就留孩子吃了一顿饭,并送给他一包糖果。可是,第三天,美国夫妇领着孩子上门还了糖果。高桥敷十分不解,美国夫妇认真地告诉高桥敷,他们很感谢他的好意,但当一个人犯了错误时,不能受到任何奖励。他们还说,买玻璃的钱是男孩子自己的零花钱。即使不够,父母也不会代他赔偿,可以先借给他,然后通过打零工挣钱还给父母。之所以这样做,是让他从小就要懂得为自己的言行切实负起责任来,这是一种美德,为将来独立地承担人生的责任和义务,顺利地进入社会生活打好基础。

写出这个案例,我又想起我看到的这样一件事:

爸爸妈妈带着两岁零九个月的均均在公园的草地上玩。均均高兴地在草地上撒欢,突然一不小心,摔倒在草地上,均均大哭起来。

爸爸和妈妈赶紧跑过来,妈妈心疼地抱起均均,一边哄一边用力拍打着草地:“都怪草地不好!”身边的爸爸也这样哄孩子:“明天爸爸给你买把好枪,谁绊倒咱们就拿枪打他。”孩子终于破涕为笑了。

多年之后,青春期的均均成了一个厌学、爱抱怨、爱推卸责任的孩子。

◎了解为什么有些中国孩子爱推卸责任

孩子喜欢逃避责任,主要有两种原因:

一是因为我们过度保护,过分包办。就如上面均均的例子,父母对孩子过度保护,为了安慰孩子,责怪草地。在生活中,我们总会为孩子犯下的错找各种借口,比如孩子小,不懂事,或为了哄孩子随意就把责任推到其他人或自己身上。时间久了,孩子做了错事就会觉得若无其事,长大之后,就会学会犯了错误死不承认,推卸责任。

二是家庭信任和爱的基础薄弱。也就是说,父母过于严厉,对孩子要求严格,非打即骂,如果犯了错就会受到很严厉的处罚。这样做的结果会让孩子产生“如果我承担了责任,后果就会不堪设想”的想法,时间长了,就会形成畸形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药家鑫杀人案就是因为推卸责任产生的恶果。

◎孩子应担的责任要让他去承担,让孩子知道这是一种美德

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我们就要学习上面例子中美国夫妇的做法,让孩子独自去承担责任,并在恰当的时间告诉孩子:“能承担责任是一种美德。”不要像均均的爸爸妈妈一样,用谎言为孩子开脱。当孩子无意间犯了错,我们就应该启发和引导孩子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或者认识到自身有哪些不足,让孩子对错误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并及时进行补救。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会认识到出现问题之后应该先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是推卸责任。

我们也可以在平时给孩子讲一些关于责任的名人故事,让孩子在故事中领悟到承担责任是一种美德,引领孩子的心灵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就要让他们从小事做起,让孩子觉得,收拾自己的玩具、打扫房间、洗碗等是他们应该做的事。如果孩子有赖床、拖拉的习惯,起床、洗脸、吃饭等一系列的事情我们不要去催,我们要告诉他们,这是你自己的事,能做好是应该的,做不好就要自己承担责任和后果。

培养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和勇于承担的品质,是我们做父母的责任。我们还要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比如带孩子出去,看到清洁工人,告诉孩子清洁工人清扫垃圾很不容易,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果实,让孩子自觉养成把垃圾放进垃圾箱的好习惯。让孩子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懂得珍惜,并告诉孩子:“这是一种美德。”

特别提醒:

对于3岁左右的孩子,我们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安排一些任务让他们去做,比如独自去楼下的小卖部买东西,或者养一个小动物,都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但一定要注意,孩子把事情搞砸了不要责骂,要先肯定孩子有责任心的表现,然后心平气和地帮他们分析原因,找到自身的问题,让孩子找到如何能做得更好的办法。

犯错和失败不是无能,

保护孩子勇于尝试的勇气

父母要给孩子一切可以尝试的机会,让孩子大胆尝试,并允许他在尝试中犯错误来获得经验。失败了,他可能会失望;但如果不去尝试,那么他注定要失败。只有去尝试,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同时也能够理解,做任何事都是需要付出的,其中也包括体验失败和挫折。父母在鼓励孩子大胆尝试的时候要注意,把焦点放在尝试的过程和孩子付出的努力上,不要过分强求一个完美的结果。

——童世军《狼教育》

祥祥是一个好奇心非常强的3岁男孩。有一天吃饭的时候,他不小心把一个碗摔到地上,幸运的是,碗没有破。爸爸一看,教训他:“还不老实点儿,下次再把碗摔碎了看我不揍你!”祥祥听了爸爸的教训没有说话,但他心里产生了很大的好奇心:碗摔碎了是什么样子呢?于是,有一天趁妈妈不注意,他把一个瓷碗使劲儿往地上摔。结果可想而知,他知道自己犯了“错误”,面对满地的瓷碗碎片,他吓得哇哇大哭。

前两天,一位同事给我讲述了她女儿的事。她3岁的女儿要学画画,她便陪着女儿去报了兴趣班。开始的时候,女儿因为年龄小、动作慢,手的准确性也不高,所以画的画很不好看。我这位同事看着着急,就拿过孩子的画笔帮她画。这下可不得了,以后女儿遇到难画的地方自己就不动笔,说着急画得不好,让妈妈替她画。现在学了半年多的画画,女儿连一幅自己完整的作品都没画出来。我这位同事很着急,向我求助怎么才能让孩子敢于尝试。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苦恼,孩子很胆小,不敢做事,更没有尝试的勇气,这是为什么呢?

◎了解孩子为什么不敢去尝试

两三岁的孩子初步形成了自我意识,并开始尝试独立活动,孩子尝试的结果能够更好地形成并发展独立自主的性格。这样的心理在三四岁的时候发展得最为强烈,孩子特别愿意独立做事,哪怕遭到父母的反对,他们依然会用“我要”“我就”“我不”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因为是第一次尝试,孩子难免会犯错误,如果这时候我们生怕孩子做不好、犯错误,于是限制孩子的行为或者替孩子去做,就会挫伤孩子自主活动、自我探索、自我服务的积极性。不知不觉中,孩子就会慢慢失去尝试的勇气,不敢独立去做任何事情,逐渐形成依赖、胆怯的性格。如果到了12岁以后,我们再抱怨孩子懒惰、依赖、没有主动性、没能力,再想培养孩子的自立的能力,恐怕为时已晚了。

◎端正态度,不要认为错误和失败就是无能

阅读3岁对了,一辈子就对了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