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_古代科举日常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西北(1 / 1)

最新网址:www.sqge.cc

会试之后,最忙的不是正在准备殿试的王珩,而是花氏。现在她儿子会试得中啦,而且还是北榜第三,总榜第九,这说明什么?说明她儿子是未来稳中的官员呀!上次许管事说,在帝都买宅院不仅要有钱,还要有地位。现在王珩也算是有了身份,花氏决定去和许管事说说,让他留意着,哪位官员要卖房了,一定要首先通知她!只要规制适合,宅院够好,都是她的目标,现在她不差钱!第二天,花氏收拾的干干净净,雄赳赳,气昂昂地奔赴福运牙行,如同奔赴战场的战士。这边花氏如同奔赴战场的战士,那边王珩却是如同真的战士一样在奋斗。已经走了九十九步,王珩不允许自己在最后一步失败。殿试时间在会试揭榜的同时就已经公布,就在七天后。殿试将由天子亲自主持,试题也由他亲自公布,因此参加殿试得中的进士,又称天子门生。殿试在难度上来说与会试相当,但在题量上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殿试时试题只有一道——策论,历时一个时辰。看上去很简单,却非常考验贡士的能力。殿试首先考验贡士临危不惧的能力,面对帝王、重臣的监考,还能面不改色,继续作答者,不是对自己有强烈的信心,就是有足够的胆色。其次殿试还会考验贡生的真才实学。前朝末期,科举舞弊之风盛行,官位买卖明码标价。据记载前朝末帝蔚灵帝有次忽然来了兴趣,要考验新进的进士,结果在录取的几百名进士之中有一半在滥竽充数,甚至有数人根本就目不识丁,成为当时最大的笑话,广为流传,铭记史记。这种让世人铭记的方式,无论是蔚灵帝,还是他的臣子都不想承认,可还是被后人保留下来,为世人警醒。大齐建立时间不长,正是急需发展的时候,对于科举选才相当的重视,每一届的殿试都由帝王亲自监督,哪怕是先帝对学问研究不深,对于贡士所答的之乎者也,还要靠臣子解说,也一脸威严地做在龙椅上,尽显帝王风范。景文帝作为大齐的第二代帝王,经受的是帝王教育,经过大儒细心调/教,此次科举虽不是他首次主持,却也相当重视。大齐皇宫,乾元宫。景文帝将积累的公务处理完成,很没有形象地伸了伸懒腰,随口问道:“什么时辰了?”侍立在一旁的黎公公立刻回答:“回陛下,已是午时三刻,该用膳了。”“都这么久了。”景文帝揉揉眉心,道:“传膳吧。”“是。”黎公公高兴地应了声,他是跟着景文帝的老人了,看着景文帝从粉嫩的小娃娃长成如今扛起整个大齐的帝王,心里是又佩服又心疼。在黎公公看来,景文帝什么都好,就是不太爱惜自己的身体,不按时吃饭就罢了,处理起公务来更是不分昼夜,把他愁的不行。要不是景文帝明确规定在他处理公务期间不让任何人打扰,黎公公恨不得化身时钟,时刻提醒他该休息了,该用膳了。不过,今天注定是个意外丛生的日子,黎公公还未走到门口,就听见外面来报,有西北急报!黎公公恨不得上前把上报的内监叉出去!没见现在是什么时辰吗,陛下连午膳都还没用呢,你就不能长点眼色,等陛下用完膳再来?!排腹归排腹,黎公公也不敢耽误大事,利落地将奏折递给景文帝。景文帝刚听到西北急报,心里下意识地咯噔一下,恐有不好的事情发生。等看到奏折,越看越高兴,后来不由发出大笑,赞道:“景深果然没辜负朕的期望!”西北军主将,姓顾名景深,乃是新一任定国公,之所以说是新一任,是因为顾家上一代定国公已经为国捐躯。顾家三代,老定国公随着太/祖征战天下,如今已经是知天命的年纪,在国公府颐养天年,上一代定国公在大齐建立之初就去西北驻守,抵抗北蛮。六年前,铁什部落联合其他北蛮七大部落,进犯西北,来势汹汹,上一代定国公虽然抵抗住了北蛮联军的进犯,但自己却折了进去,为国捐躯。那一战,西北军损失惨重,顾家仅嫡系子弟就折损了三人,定国公以及他的弟弟和儿子。老定国公听到消息时,当即晕了过去,醒来第一件事就是上书带兵,驱除北蛮。景文帝当时刚登基不久,乍一听到消息也有点慌,不过他还知道,老定国公虽然是一代军神,但就他目前的身体状况而言,别说带兵,就是能不能走出帝都这地界都难说。于是他果断地拒绝了老定国公的请求。但老定国公是谁?怎么可能放弃?接下来,君臣二人连续上演了几天上书,驳回,再上书,再驳回的情景。就在景文帝头痛时,顾景深站了出来,这位定国公的嫡次子,首次露出他的锋芒。他先是给景文帝上书说明了西北的形势,又说服了老定国公,后又请景文帝下发征兵令,让有志之士报效国家。最后,他又以顾家子的身份投身军营,愿从一名士兵做起。定国公被说服,景文帝也松了一口气,接纳了顾景深的建议,但对于顾景深要从士兵做起的想法给予了否认。他和其他人的看法一样,认为西北军还是掌控在顾家人的手里比较好,至少顾家足够忠心。随后,景文帝下旨让顾景深袭定国公爵位,又封他为镇北将军。虽然景文帝很想直接让顾景深掌控西北军,但也知道事情不能一蹴而就,想要掌控西北军,只能靠顾景深自己。更何况,在这期间景文帝还将西北军的大权交给了顾家的死忠将领。该做的,景文帝认为他已经做了,对顾家也算有了交代,如果顾景深把握不住机会或者出现什么意外,只能说天意如此。事实证明,顾景深没有辜负景文帝的信任。六年来,他从一名小将,凭靠军功一步步走到最高位,顺利掌控西北军,成为西北军新的军魂。这一次,顾景深更是直捣铁什王营,将六年前发动侵犯战争的铁什大王子活捉,振奋军心,军中声望更是达到最高点。此举在战略上来说对大齐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景文帝继续往后翻看,在看到顾景深为将士请功的名单时,他看见一个熟悉的名字。“徐木连。”景文帝垂下眼睑,沉思一下,对黎公公道:“准备一下,去慈安宫。”——皇宫里发生的事情影响不到还在奋战的王珩,等他听到西北大胜的消息时,已经过了两天。“你说,这一次阿连会不会回来?”花氏犹豫了下,还是将心中的疑问问了出来。刚从花氏口中得知消息,王珩还来不及高兴,就被花氏问住了,他想想,道:“应该会吧,这都五年了,徐二哥肯定比谁都想回来。”“是啊。”花氏感叹道:“不知不觉五年就过去了,也不知道阿连现在怎么样。我不图他能挣什么官位,只要人平平安安的,比什么都强。”然后道:“我决定了,等阿连回来,就给他和玫姐儿办喜事,如今这年头,能向阿连这样的人还有几个?”随后又对王珩道:“珩哥儿你定要好好科考,入了陛下的眼,这样就有机会问问陛下什么时候放玫姐儿出来,虽然玫姐儿说应该就在太后娘娘千秋节后,但能确定就在确定下,是不?”“是,娘您放心,我定会将阿姐平平安安接回来,然后将她风风光光地嫁出去。”王珩口中安慰着花氏,心里却有点担心,不是担心王玫,而是徐木连。都说刀剑无眼,更遑论战争中的刀剑,西北大胜,固然可喜可贺,可背后又有多少战士为这一胜利付出了生命。王珩在心底默念:徐二哥,你一定要平安无事,阿姐和我们都一直在等着你归来。此时,西北,西北大营军医处。“醒了,醒了!”一名士兵高兴地向外跑,边跑边喊:“军医,军医你快来看看,徐将军醒了!”不一会儿,一名胡子拉碴的男子撩开帐篷,直接走到最里面的床位。只见床上躺着一名大约二十一二的男子,面色苍白,赤着上身,左胸到肋下的部位用绷带绑的严严实实,血水混着伤口溢出,染红了白色的绑带。军医看了男子一眼,说了句忍着,便打开随身医箱,准备快速地将男子身上的绑带剪开,查看了伤口,又连失几次针,才上了新药,再次将伤口绑好。“大刀穿身而过,离心脏只有半寸,还以为你这次醒不过来了。”军医治疗时伤口再次挣开,男子,也就是徐木连疼的浑身冒汗,笑道:“我要是醒不过来,岂不是砸了你祁大军医的招牌?”祁军医冷哼一声:“你还有心思开玩笑。”此次突袭铁什,徐木连自动请命,配合顾景深的战略,作为先锋军队,吸引敌人的目光。徐木连带领先锋队骚扰铁什部队,后又故意露出破绽,让他们找到线索,以为他们就是西北军派来的奇兵。铁什果然上当,以为知道了西北军的算计,派兵围剿。由于徐木连牵制住了铁什部分精锐,使得顾景深这边进展顺利,后来更是直捣铁什王营,活捉铁什大王子。此战,徐木连所在的先锋队,十去□□,几千人,最后活着的不到百人,十分惨烈,徐木连也是祁军医带人从死人堆里扒拉出来的。要不祁军医眼尖,看徐木连还喘着气,他早和他其他的同袍一样化为尘土,火化了。祁军医想起徐木连不要命的架势,就忍不住讽刺:“我看你根本不怕死是吧。”“不,我怕死。”徐木连声音沙哑:“非常怕,所以我才能一次次醒来。老祁,你不知道,我不能死,那里还有人在等着我回去。”徐木连双眼望向远方,似乎透过西北的漫漫黄沙,看到巍峨宫殿里那抹让他至死难忘的身影。

阅读古代科举日常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