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阅读_医治小常识-奇方妙术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部分阅读(1 / 2)

最新网址:www.sqge.cc

半小时之后进行。

●注意事项

1。感冒期间,宜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烂饭(面),新鲜蔬

菜等。风热感冒尤应注意补充水份,如生梨、藕、荸芥、甘蔗等新鲜水果。

2。忌滋补、油腻、粘滞、酸腥的食物,如:懦米饭、油炸品、煎炒熏炙

的肉类等。

3。感冒有咳嗽者,忌食黄鱼、毛笋、菠菜等。

4。忌在饭后服用抗菌类药物。因为四环素、土霉素等药物在酸性的溶液

中极不稳定,若在饭后服用,在大量胃酸的作用下,就会分解变质,起不到

治疗作用。

5。忌有服用四环素的同时喝牛奶。喝了牛奶,会降低四环素的治疗效果。

因为牛奶中含有比较丰富的钙铁等离子,这些离子同药物发生化学反应后,

结果生成稳定的难于溶解的物质,从而影响药物疗效。

6。忌洗头发后马上睡觉。当洗了头发后,由于温热作用,使头皮的毛细

血管扩张,机体向周围的幅射增多,头发是湿的,有大量的水份蒸发出去,

而带走体内的一些热量,因而反射性地使上呼吸道毛细血管收缩,局部的血

流量减少。此时入睡,因上呼吸道抵抗力降低,就可使局部早已存在的病毒

或细菌乘虚而入,生长繁殖,因而出现感冒症状,如头痛、发烧、鼻塞、咳

嗽等。因此,洗头后不宜马上睡觉,待头发干后方能就寝。

7。忌用力擤鼻涕。感冒患者如果不停地用力擤鼻涕,不仅不能减轻鼻塞

症状,反而会造成逆行感染,引起鼻窦炎或中耳炎。正常的鼻部构造是在鼻

后孔的外侧壁上各有一开口,此开口与中耳的鼓室相通,称为咽鼓管。此外,

外鼻腔周围的颅骨中还有四对小空腔,开口于鼻道,叫做鼻窦。由于这一生

理特点,人在感冒后特别容易患中耳炎或鼻窦炎。如果感冒鼻塞时,捏住鼻

子用力擤鼻涕,鼻腔内的压力猛增,与中耳或鼻窦相通的管道都骤然而开,

鼻腔内的细菌或病毒也会随气流的通过而进入中耳或鼻窦,引起中耳炎或鼻

窦炎。因此,感冒患者忌用力擤鼻涕。

8。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正气的外卫能力,是预防感冒的有效措施。根据

不同年龄和体质情况,进行各种体育活动,如广播操、太极拳等,养成经常

性户外活动的习惯。

治疗咳嗽二百二十八法

【症状诊断】

古人认为咳是有声无痰,嗽是有痰无声。但咳并非完全因为无痰,多是

因为痰不易咳出之故;嗽也并非无声,是痰易随嗽出,不甚作响之故。所以,

仍总称为咳嗽。

西医认为,咳嗽的病因有:呼吸道炎症,如急、慢性咽炎,喉炎,急、

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百日咳和支气管扩张症等;呼吸道误吸入异

物、食物、刺激性气体、尘埃、浓烟等;呼吸道本身或邻近肿瘤的压迫,纵

隔淋巴结肿大的压迫或牵引;呼吸道粘膜接触过敏源后,均可引起咳嗽。此

外,干性胸膜炎、自发性气胸等使胸膜受到刺激及某些脑膜、心、胃病等也

可引起咳嗽。

痰的主要来源是气管、支气管腺体和杯状细胞的分泌物。按痰的性质可

分四种:

粘液性痰:浅白色或无色透明,有粘性。多见于急性支气管炎、早期肺

结核,病毒性肺炎、支气管和肺霉菌感染等。痰量通常不多。

泡沫性痰:带粘性浅白色泡沫状。夹有少量粘液,量较多。常见于慢性

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另一种是浆液性泡沫状痰,常带粉红色,

见于左心衰竭引起的肺水肿,肺郁血。

脓性痰和混合性痰,为黄绿色脓性粘稠痰块。少量脓痰可在急性支气管

炎的后期、肺炎和肺结核中见到;化脓性细菌引起的支气管或肺部疾病如支

气管扩张症和肺脓疡等有大量脓痰,痰放置后可分为三层,上层是泡沫和粘

液,中层是稀释的浆液,底层是脓液和坏死组织小块,有时在上层下面可以

看到脓条挂在中层清液中。如伴有厌气菌感染,痰液有明显的腐臭的气味。

肺结核空洞伴有严重感染或脓胸伴有支气管胸膜痰,也有大量脓痰,经口咳

出,但一般不会分为三层。

血痰:血量可由痰中带血到整口鲜血或大咯血。鲜血往往见于肺结核、

支气管扩张和肺癌。铁锈色痰,粘而带脓性,量不多,见于肺炎双球菌肺炎。

桔红色粘痰为肺吸虫病的特征性痰。阿米巴肝脓肿穿破入支气管,会咳出大

量猪肝色脓痰,显微镜下偶可发现阿米巴原虫。黑红色血痰多见于肺梗塞。

中医认为,外感风、寒、暑、湿、燥、火都可引起咳嗽,其中以风寒为

主要。内伤而致五腑六肺功能异常也都可引起咳嗽,其中以肺、脾、肾三脏

关系最密切,古人有“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的说法,而肺与肾更

密切。所以治咳必须寻求根源。

外感咳嗽主要包拾:

风寒:咳痰稀薄如泡沫,伴有怕风、鼻声重,或兼有流清水鼻涕,舌苔

簿白,脉浮。

风热:咳痰不爽,痰稠粘而色黄,或有口渴咽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舌苔薄黄,脉滑数。

燥邪:咳呛无痰,鼻咽干燥,舌边尖常红,脉浮数。

内伤咳嗽主要有:

湿痰:痰多而易咯出,痰出而咳即止,此病在脾胃,故常见胃纳呆滞,

胸闷腹胀,大便搪薄,舌苔根部常腻,脉濡滑。

阴虚:干咳无痰,手足心灼热,黄昏对面颊升火,喉痒或痛,口干而唇

红,或有盗汗,梦遗,舌红苔少或剥落,脉细或数。

【简易疗法】

1。外感咳嗽,当外感症状已去,仅有咳嗽时,才可用枇杷叶膏,每次一

匙,每日三次。

2,久咳,可用川贝母六克、冬瓜子十二克,玉蝴蝶五对,安甫子(即胖

大海)九克,冰糖六克,煎服。但切忌用于外感初期之咳嗽。

【验方】

1。用料:猪肠、盐、冰糖、桔饼。

制用:如是于咳,喉间痒麻,有时咳至声音嘶哑,可将猪粉扬洗净,锅

底铺上一层薄而均匀的盐,将粉肠置其上,盖好,以慢火熏熟服下,具有奇

效,且爽口味美。

若咳嗽带痰时,将猪粉肠,冰糖少许,桔饼二至三个共放入大碗中加水

慢蒸,待粉肠熟透,即可食用。

2。用料:大葱、鸡蛋或鸭蛋、白酒。

制用:大葱切碎,倒入生鸭蛋或鸡蛋一个调好,以开水注入碗中至八分

满为止,趁热喝下,然后上床盖被,一觉而愈。

喉咙疼痛时,可将葱洗净,放铁丝网架上烤至柔软程度,取出放入盘中

以酒浸泡,微温后,以干净的布绑在喉咙处,就可以收到效果。

3。用料:鲜芥菜八十克,鲜姜十克,盐少许。

制用:将芥菜洗净切成小块,生姜切片,加清水四碗煎至二碗,以食盐

调味。

每日分两次服用,连用三日见效。

功效:宣肺止咳,疏风散寒。用治风寒性头痛鼻塞,头痛咳嗽,四肢酸

痛等症

4。用料:熟羊脂二百五十克,熟羊髓二百五十克,白沙蜜二百五十克炼

净,生姜汁十克,生地黄汁五十克。

制用:前五味先以羊脂煎,令沸;次下羊髓,令拂;再下蜜、地黄、生

姜汁,不住搅动,微火熬数沸成膏。每日空腹温酒调一匙,或作姜汤,或作

粥食亦可。

功效:补虚润肺,法风化毒。可治阴虚发热,骨蒸劳热,虚劳瘦弱,咳

嗽肺痿,并有润肺润肤之效。

5。用料:川贝母三克,茶叶三克,米糖九克。

制用:上药共研细未,开水送下。

功效:清热、化痰、止咳。治感冒及气管炎咳嗽。

6。用料:桔红一片,绿茶五克。

制用,用开水冲泡,再入沸水锅中隔水蒸二十分钟后代茶饮。功效:清

热,化痰。治咳嗽多痰,痰粘不易咯出。

7。用料:黄豆、冰糖。

制用:黄豆浸泡磨汁,煮沸后加糖饮用。每日清晨空腹饮一碗。

功效:健脾宽中,润燥消水,清肺止咳、化痰。治疳积瘦弱,肺热咳嗽

等症。

8。用料:柿子或柿子干、柿蒂。

制用:柿子干三个加一杯水煮,煮好后加入少许蜂蜜,再煮一次,煮好

后,趁热服用。咳嗽会耗费体力,食用这种汤汁,会帮助身体尽早恢复健康。

同时,也可将柿子的蒂,冰糖各十五克,梅仁十克及两杯水放入锅中熬至一

杯水的浓度,取出一天二次吃完。

9。用料:梨、冰糖、川贝粉。

制用:选好梨一个,须食之无渣、味鲜肉细者,削去外皮,挖去子,放

川贝粉五克,再嵌入冰糖,放人大碗中,人锅隔水慢炖一小时左右,直到冰

糖溶化,再取出食用,每天吃一次,月余即可收效。

功效:梨有泻热养阴,生津解渴之效,对止咳的效果,更是有口皆碑。

此外,梨还有养神安眠之功,是种很好的水果。

10。用料:木瓜、蜂蜜。

制用:以成熟的木瓜一个去皮,放入锅里、加入适量的蜂蜜与水。蒸熟

后食用。

功效:木瓜有酸味,所以能使肺部收敛,蜂蜜有润肺的功能。

11、用料:癞蛤蟆、鸡蛋。

制用:活癞蛤蟆(蟾酥)一只,鸡蛋一个,先将癞蛤蟆口部剪开并将鸡

蛋塞进肚内,用棉线将已剪开的口部缝好(以防鸡蛋滑出),外用湿泥裹严,

用火烧烤至黄泥开裂为止,将干裂的黄泥及癞蛤蟆弃去,取已烧熟的鸡蛋去

壳趁热吃下,每日吃一个,连吃三至五个。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气喘、胸部憋闷、呼吸困难,反复发作或每

受风寒、吃生冷食后容易发作。

12。用料:山药一千克,蜜枣十个,板油丁一百克,白糖三百五十克,桂

花汁、湿淀粉、熟猪油少许。

制用:止药洗净,放进锅内。加清水淹役山药为度、用旺火煮,待山药

较烂时捞起,去皮,用刀剖成长六厘米,二点五厘米宽的长方形,拍扁。蜜

枣一剖两半去核待用。将大汤碗内涂抹上熟猪抽、碗底排上蜜枣再排上一层

山药,夹一层糖和板油丁,逐层放至碗口,撒上糖,扣上盖盘,上笼蒸一小

时左右,然后取下,翻身入盘。炒锅上火,滤入盘内汤计,放清水一百克,

白糖一百五十克和少许桂花汁烧沸,用水淀粉勾荧,起锅浇在山药上即成。

功效:补肾润肺。治肺虚久咳,脾虚腹泻,神疲体倦,四肢无力,久食补肾

强身。

13。用料:萝卜、白胡椒、姜、陈皮。

制用:萝卜一个切成五厘米厚的小片,白胡椒五粒,老姜三片,陈皮适

量,同时放入锅里,加二杯水煮,沥去残渣,就可饮用。对咳嗽又多痰的思

者很有助益。

另外,将萝卜切成五厘米厚的片,放在碗里,浇上水饴,萝卜就会流出

透明的液体,取出一汤匙的透明液体,泡开水饮用,或是将萝卜煮汁,加入

水饴放在锅中煮,等汁液凉后饮用。

功效:白胡椒对治疗咳嗽、呕吐有下气作用。此外老姜也有下气作用与

去痰作用,陈皮也有去痰的功能。

14。用料:天竺黄二十五克,天麻五克,白附子五克,防风八克,半夏十

克,胆星五克。

制用:煎汁,倒在碗内,放人五毫克的辰砂,用汤匙搅动,待汤汁温后

饮服。每服药可煎三次,辰砂可每次二十毫克,分三次使用,服至发作时间

两倍为止(如二月发作一次,就连服四个月)。在服药期间,忌食香菜、鱼

及牛、羊肉等。

15。用料:活鲤鱼一尾,火腿片、玉兰片、香菇片、葱、姜、料酒、盐、

醋、奶汤(鸡、鸭、肘子或骨头炖的汤)适量。

制用:将鲤鱼去鳞开膛,除去内脏,漂洗干净,切成瓦块形状,与葱、

姜一起投入油炒勺颠翻几下,加入料酒、盐等调料。然后加入奶汤,再加适

量的火腿片、玉兰片、香菇片等,炖约三分钟佐以姜、醋汁食用。

功效:止咳消肿,滋补强身。适于咳嗽、气喘、胸部胀满之症。

16。用料:桔皮、白糖各适量。

制用:把鲜桔皮或泡软的干桔皮适量,洗净,切成丝,放入铝锅,加大

约桔皮重量一半的白糖,添水没过桔皮为度,加水煮沸后,再改用小火煮至

余液将于时,将桔皮盛出放在盘内,待冷,再撒人大约桔皮重量一半的白糖,

拌匀即可食用。

功效:润肺,燥湿;化痰,生津。用治咳嗽与多痰等症。

17。用料:养麦面,鸡蛋清各适量。

制用:用鸡蛋清和养麦面和成团,每日几次擦胸部,有效。

功效:清热下气,用治胸满腹胀,咳嗽不安症。

18。用料:生百合十克,生地十克,元参八克,贝母八克,生桔梗八克,

甘草四克,麦冬十克,当归五克,杭菊六克,白茯菩八克,生黄芩八克,黑

地榆五克,黑黄柏五克,黑桅子五克,生枇杷六克。

制用:以上药物用水煎服。

19。用料:杏仁、桔梗、川贝母、枇杷叶、郁金、牛蒡子、苏子、前胡、

苍子、紫苑,制半夏、陈皮、百合、瓜萎仁、白术各十克,淮山药二十五克。

制用:以上药物用水煎,一剂可煎三次,分早、午、晚各煎一次温服,

轻者二剂可好,重者四剂愈。

功效:杏仁、枇杷叶、桔梗都能宣肺去痰,川贝、百合、瓜蒌(括楼)

能清肺、下气、祛痰、定喘;芥子、苏子、前胡则能祛痰平喘;牛蒡子清利

咽喉;郁金、陈皮理气开郁;半夏燥湿化痰,白术、山药可幢脾利湿。

20。用料:秋梨二十个,红枣一千克,鲜藕一千五百克,鲜姜三百克,冰

糖四百克,蜂蜜适量。

制用:先将梨、枣、藕、姜砸烂取汁,加热熬膏,下冰糖溶化后,再以

蜜收之。可早晚随意服用。

功效:清肺降火,止咳化痰,润燥生津,除烦解渴,消散酒毒,祛病养

身。用治虚劳咳嗽,口干津亏,虚烦口渴,酒精中毒等虚损之症。

21。用料:猪油一百克,蜂蜜一百克。

制用:将上述二味分别用小火煎煮至沸,停火,晾凉,共混合调匀即成。

每次眼一汤匙日服二次。

功效:润肺止咳补虚。治肺燥咳嗽。

22。用料:酸石榴三克。

制用:将石榴子取出,捣碎,绞取其汁液,每晚睡前服下,或口嚼石榴

子咽液亦可。因其有小毒,不可过量饮用。

功效:清热敛肺,用治肺结核喘咳,夜不能寐,以及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症。

【偏方】

1。用料:红糖三十克,鲜姜十五克,红枣三十克。

制用:以水三碗煎服,服后出微汗即愈。

功效:驱风散寒。用治伤风咳嗽,胃寒刺痛,产后受寒腹泻、妊娠恶阻

等症。

2。用料:萝卜一个,葱白六根,生姜十五克。

制用:用水三碗先将萝卜煮熟,再放葱白、姜,煮至一碗,连渣一次服。

功效:宣肺解表,化痰止咳。用治风寒咳嗽,痰多泡沫,感冒畏寒,身

倦酸痛等症。

3。用料:大萝卜一个,蜂蜜三十克,白胡椒五粒,麻黄少许。

制用:将萝卜洗净,切片,放于碗内,倒人蜂蜜及白胡椒,麻黄等共蒸

半小时,趁热顿服。

功效:发汗散寒,止咳化痰。用治风寒咳嗽。

4。用料:萝卜一个,白胡椒五粒,生姜三片,陈皮一片。

制用:加水共煎三十分钟,日饮汤二次。

功效:下气消痰,用治咳嗽痰多。

5。用料:鲜梨五百克,贝母米六克,白糖三十克。

制用:将梨去皮剖开,去核,把贝母米及白糖填入合起放在碗内蒸熟食

用,早晚分食。

功效:清热化痰,散结解毒。用治咳嗽,燥咳及肺痈等症。

6。用料:生芝麻十五克,冰糖十克。

制用:芝麻与冰糖共放碗中,用开水冲饮。

功效:润肺,生津。用治夜咳不止,咳嗽无痰。

7。用料:豆腐五百克,红糖、白糖各一百克。

制用:把豆腐当中挖一窝,纳入红白糖,放人碗内隔水煮三十分钟,一

次吃完,连服四次。

功效:清热,生津,润燥。用治咳嗽痰喘症。

8。用料:百合二十五克,大雪梨一个,冰糖二十克。

制用:百合用清水浸泡一夜,次日将百合连同清水一起倒入砂锅内,再

加半碗多清水,煮一个半小时,待百合已烂,此时可加带皮切作块的雪梨和

冰糖,再煮三十分钟即成。

功效:滋阴润肺,宁心止咳。用治肺虚久咳。常人食用亦有益肺胃之功。

9。用料:玉米须,桔皮各适量。

制用:共加水煎,日服二次。

功效:止咳化痰。用治风寒咳嗽,多痰症。

10。用料:白糖五十克,鸡蛋一个,鲜姜适量。

制用:先将鸡蛋打破,搅匀蛋黄、白,白糖加水半碗煮沸,趁热将蛋冲

沏,搅和,再倒入已绞取的姜汁,调匀每日早晚各服一次。

功效:补虚损。用治久咳不愈症。

11。用料:大白梨一个,蜂蜜五十克。

制用:先把大白梨挖去核,将蜂蜜填人,加热蒸熟吃,每日早晚备一个,

连吃数日。

功效:生津润燥,止咳化痰。用治阴虚肺燥,久咳咽干,手足心热等症。

12。用料:罗汉果半个,柿饼三个,冰糖三十克。

制用:加清水两碗半共煮至一碗半,再下冰糖,去渣,一天分三次饮完。

功效:清肺热,去痰火,止咳嗽。用治痰火咳嗽等症。

13。用料:银耳十五克,冰糖二十五克,鸭蛋一个。

制用:银耳与冰糖共煮,水沸后打入鸭蛋,每日二次。

功效:滋阴清肺,止渴生津。用治阴虚肺燥之咳嗽痰少,咽干口渴等症。

14。用料:花生米六十克。

制用:炒或煮熟,每日吃,不同断,痊愈后停用。

功效:润肺化痰。用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15。用料:鲜柚肉五百克,蜂蜜二百五十克,白酒适量。

制用:将柚肉去核,切块,放在瓶罐中,倒入白酒,封严浸闷一夜,再

倒入铝锅中煮至余液将于时,加入蜂蜜,拌匀即成。待冷,装瓶备用。每日

早晚各服一匙。

功效:润肺,止咳,化痰。用治咳嗽盛以及老年咳喘等症。

16。用料:猪肾一具。

制用:洗净切薄片煮食。

功效:用治咳嗽,神效。

17。用料:生西瓜子肉,冰糖适量。

制用:将两药研未极细,开水冲服。

功效:用治咳嗽,甚验。

18。用料:甘草适量。

制用:切成小片,临睡时含入口内六片,勿令咽下,吞咽唾液。

功效:治夜间咳嗽,神效。

19。用料;芜荽、冰糖适量。

制用:开水冲服。

功效:三服即愈。

20。用料:取向南嫩桑条二十一枝。

制用:切成一寸长,纳于砂石锅内,用水五碗煎至一碗,渴则饮之。

功效:服一月即愈。

21。用料:香橼、蜂蜜适量。

制用:将香橼去核,切薄片,以酒煮熟,用蜜拌匀,清晨服。

22。用料:落花生二百五十克,冰糖少许。

制用:将花生仁捣碎,放入瓦罐内,加清水煮沸,用瓢舀除一层浮油,

加冰糖少许,再煮至人乳稠时,等量分成两半,于睡前服一半,次晨,温热

服另一半。

功效:连服六次,咳嗽即愈。

阅读医治小常识-奇方妙术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