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阅读_柯云路作品精选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8部分阅读(2 / 2)

最新网址:www.sqge.cc

黎明的色调:清新,潮湿,嫩绿,富有生气。

那就是她的色调吧?

他今天给她留下什么“宣言”呢?

他把微型压压板从石桌上拿掉了,又把昨天画的“太阳石桌图”擦掉了。

就这样吧,留一个空白的“宣言”。

什么也不画,什么也不摆,什么格局也不改变。

彻底的空白。

任对方去想像。

可对方能想像出什么呢?

txt小说上传分享

黎明与黄昏(7)

自己脑袋中冒出这样一个方案,反映着自己什么潜在心理呢?

真的是空白?

是不知所言?

是一片柔和的善意?

是一切都很朦胧,一切都无从谈起?

空白的宣言也许是最好、含量最丰富、最耐人寻味的宣言,但也可能是最低劣、最空洞、最无味道的宣言。

他想了想,决定还是在石桌上留点什么。

空白和沉默,在最必要时使用才格外意味深长而有力。

他从书包中拿出一支粉笔——这是他今天特意带来的——略思索了一下,打开自己带的《中国史》,照着上面的插图,画了一张神农像。那是山东武梁祠汉画像石上拓印下来的。

他又在神农像旁边打了一个“?”。

算是考考她吧。

她既然认为人的力量在于大脑,不在于体力,那么,他们就再竞赛竞赛智力吧。

怎么,又开始了和她的“斗争”呢?

他想了想,把粉笔放在石桌上——留给她用吧——看着自己画的神农像,笑了。

惟有这样才能表达点什么吧?

这种看来最“敌对”的态度,或许是最“友好”(只是友好)的态度吧?

人生就是这样微妙。

人类很多关系的发展不都是这样?

他披着降下来的第一层暮色薄纱离开草坪,走了。

大自然真美。

3

她能认识神农像吗?

他一边穿过林间小道朝草坪走着,一边想着这个巨大的悬念。

自己出的题是不是难度太大了点?

对于自己这样一个搞文史哲的人来讲,神农像是有机会在书中看到的。可是她呢?

她好像是搞自然科学的。

要不,怎么一开始就想到用杠杆来教训他呢?

神农像这个问题对她来说肯定是太难了——太陌生了。

自己担心什么呢,考她,却又怕考住她?

干脆出个最简单易答的问题?

不,他希望考她的问题绝不是简单易答的,那样毫无意思。她没意思,自己也没意思。

可也不要难到答不出来,那样也没意思。

很难,但费尽努力最终能回答出来,这样的考题是最好的。

为什么自己有这样的出题标准和逻辑呢?

这是普遍的逻辑?

如人生,需要不断提出的不也是这样的问题吗?

这个逻辑,甚至支配着一切生命运动。

每个有机体在其生命的每一瞬间,都在竭尽全力实现着它能够实现的最大限度的发展。

生命在任何瞬间都是不遗余力的。

无机物呢?

宇宙间的万物呢?

不都是这个运动逻辑?

这是她的答案。

在神农像旁边,有这样几行清秀整齐的粉笔字:

“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庶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因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她居然答出来了,而且她竟看过《白虎通·号》。

这不可能。

她难道能背诵出这原文?

想必她早晨看到问题,回去以后马上翻书查寻,中午又一次跑来写上的。

无论怎么样,她正确无误地回答了问题。

不简单。

事情还没结束,她也留下了她的考题。

在石桌上画着一个几何图形,两个相交的圆,几个圆内接三角形,线段交叉,各点标着a、b、c、d、e……等字母。

是一道几何题。

已知条件一项项列得很清楚。其中注明圆心o1代表石桌中心位置。

求x点在什么位置。

嗬,这可闹好了。自己是搞社会科学的,给她出的是社会科学专题;她呢,大概是搞自然科学的,给自己出的是自然科学题目。

他是东方。她是西方。

他是黄昏。她是黎明。

现在,他是社会科学,她是自然科学。

他们在相互考试。

好,努力解答吧。

中学时的几何知识,朦胧模糊了,但还依稀记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题解出来了。

他这个史学家在一道平面几何题面前流了一身汗。

x点在石桌中心o1的正北偏西30度方向,直线距离米。

他擦着胳膊上的汗——汗把桌面都淌湿了——站起来,又擦着后脖颈上的汗,看着自己的解答,不胜自得。

真够较劲儿的。

自己表现还不错。总算没交白卷。

如果解答不出来,就只能跑回去找中学课本,半夜打着手电再回来写答案了。

哎,这个距离石桌中心米的x点到底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他心中突然一动,转过目光。

石桌正北是古庙遗址,偏西30度似乎也没超出它。

不,这里一定有文章。

他又感到一种儿童智力游戏似的冲动。

txt小说上传分享

黎明与黄昏(8)

正北偏西30度,估一下,米,用步子量过去。进了古庙遗址。残垣断壁,碎砖瓦砾。站在那儿左右张望,看不出什么奥妙。

不精确,不能确定一个点。

再回石桌旁,先由石桌中心点(对角线交点)精确画出向北偏西30度的射线,这容易。画个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一半,它的对角就是30度。

再把身高量在折来的竹子上,由石桌中心点沿射线精确量出米。

x点落在一堵齐胸高的断垣上,那里有块砖头。

就这块砖头?有什么含义?

把砖头一拿起来,明白了。

下面砖槽里放着自己昨天丢失的手表。昨天晚上才发现手表丢了,他以为丢在汽车上了。原来丢在这儿了。

表还走着。也许她给上过?

这块表经她的手拾到,又这样有情有趣地还给了他,此刻戴在手腕上,更觉亲切了。

她是否把这块表戴在自己手腕上把玩过呢?

会的吧?她一定一边歪着头看着这块表,一边调皮地笑着,想着她的把戏。

不知为什么,他今天坐在石桌旁,没有心思写作。走神。

石桌对面现在也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小石凳。

那是她早晨坐的。

她的气息就在面前袅袅浮动着。他只要眯眼恍惚一下,就能隐约看见她。

自己已过了而立之年,却被这样的小孩游戏弄得有些心神不定了。

他垂眼看着她在神农像旁边写下的粉笔字。整齐、娟秀,内含着一点刚劲。

这字很像她。每个字似乎都在把她的形象勾画出来。

中国的象形字好。

更富有艺术。

他突然想到一个重大的既成事实:他和她之间的交往,已经在今天进入了语言文字阶段了。

原始思维结束了。

有文字史揭开了。

是由她揭开的。

这样一个重大的发展变化,竟然不知不觉完成了。

他在事情过后才发现。

语言文字一旦“产生”,他们之间的信息交往将迅速扩大、深入了。

他的强烈预感。

他想起自己这几天的观念——希望不使用语言文字来表达宣言——自嘲地笑着摇了摇头。

与原始思维告别,不无遗憾。

可是看到语言文字将带来的交流的广阔前景,又觉得历史还是前进好。

人类总是深久地怅惘恋旧,但现实的利益,却更有力地迫使他们接受新的事物。

他现在怅惘的只是与原始思维告别吗?

他擦掉了神农像和她的答案,用粉笔又写下了一段话: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然后在一旁又画了个大“?”。

——再考她。

“谢谢你。”他又在几何题旁边写道,“你帮我找回了我失去的‘时间’。”

自己写的这句话,不知为何却有一点触动了自己。

是“时间”(手表)还是时间(不加引号)?

他想到自己至今难以言说的爱情生活方面的经历。

1

有文字史开始了。

一切想必会明朗、活泼、丰富得多了。

他一边朝那块草坪走着,一边有着这种感觉。

语言文字的力量他是知晓的。

湖面在下午的阳光下耀眼地闪着粼粼波光,蒸发着水汽。松林在阳光下苍苍翠翠地静立着。一条条纵横的小河条理分明地划分着大地。

大地都是明晃晃的。恍惚中,他眼前浮现出幻觉。

那湖面变成一个巨大的“水”字。像个翩翩起舞的女子一样,左右抖动着飘曳的绿色长袖,那长袖就是一条条河流。

这森林也凝聚成一个巨大苍翠的“林”字。在大大的“林”字下,又有无数小“林”字你前我后地交相叠印着,绿的颜色忽浓忽淡。

大自然美。

可文字好像更美。它的美更洗练,静中含着动,简约中含着丰富,更给人以想像的余地。

今天怎么突然生出对文字的这么多爱来?

“您为什么这样喜欢庄子呢,您信道教?”她对他昨天提的问题这样回答。

没错,她答对了。自己写的是庄子《逍遥游》中的开头一段。

自己为何喜欢庄子?

他看着石桌上她用粉笔写的这句问话——她在回答中却提出了反问。这也是一种聪明——笑了笑,拿起粉笔。

“因为庄子——据我认为——他是东方最伟大的一位艺术家。”

自己的话没错?

没错。

庄子是哲学家,并且不是孔子、孟子、韩非子那样积极入世的社会政治哲学家,而是力图超脱于世的人生哲学、人格哲学家。他对着物欲横流的社会剧变,发出“反异化”的呼声,要求人类回归到古朴浑噩的原始状态中,“含哺而熙,鼓腹而游”,“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保全生身。

txt小说上传分享

黎明与黄昏(9)

那是自欺欺人。

但他的人格哲学中洋溢的对大自然的真切、贴近、动人、富有魅力的感受与描绘,充满着生命的纯净活力,闪烁着崇高的审美意识的光辉。

哺育出后世一代又一代文人的山水诗画。

她给自己留下了什么“考题”呢?

(现在“宣言”变成了考题。考题是另一种宣言。)

“人类科技发展史上,最伟大的十个人是谁?”

她真是位“自然科学家”。

看她出的这题。

怎么回答呢?

科技发展史上,伟大的人物很多。选出最伟大的十个人,不同的人大概有不同的选法,不同的标准。

按什么标准呢?

许多科学家之间几乎很难比较出轻重来。

咳,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所谓最正确的答案,就应该以她的标准为标准。她提问,她判卷。

尽量想像她的标准。

不,这还是愚蠢的办法。

最正确的答案,就要以自己对科技发展史的理解为标准。

要的是表现自己的独特见解和风格。

这才是男人在女人面前应有的风格。

他列出不少人的名单,反复斟酌,最后在石桌上写下了自己的答案。

“人类科技史上最伟大的十个人,按历史顺序为:

使用火的发明者;

弓箭的发明者;

(谁也不会想到这两个远古的无名英雄吧?这正是自己的独特风格。)

亚里士多德;

蔡伦;

(还有比造纸术更伟大的?)

哥白尼;

牛顿;

瓦特;

诺贝尔;

(不在于他发明炸药,在于他设立了诺贝尔奖金。)

达尔文;

爱因斯坦。”

嗯,他很满意。

最好的回答是表现自己风格的回答。

这应该是一切生活的真理。

他给她留下什么考题呢?

明亮的天空已经变得明中含暗。草坪罩上一层薄纱。

他简直可以想出十道、百道机智而幽默的题目——自从和她这样“来往”开后,他的脑筋极兴奋、灵活——但不知为何,他已经不满足于这种“智慧竞赛”了。

他不愿意再重复这种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间的对阵。

那种要揶揄女性的男性恶作剧,那种要显示比女性更强有力的好胜心理,那种要表现涵养风度的自我身份感,那种童心焕发的冲动热情,还有那激动、感动,似乎都一个阶段一个阶段过去了。

他现在希望的是与她走得更近一些,相互更真诚一些。他希望和她更亲切随便地“交谈”。

他感到自己的心很温存,像草坪上的黄昏。

“你喜欢什么?”

他留下了最简单的询问。

智力竞赛的余兴还有一些,他又拿起粉笔写下了中国古老文化中的八卦:

**(此处应为八卦图)

她大概不会认识这符号。

2

她果然不认识。

“这符号阴阳怪气的,我认不得——明天再回答好吗?”

聪明的姑娘,要开宽限期了。

她不认得这八卦,却觉得它“阴阳怪气”——孰不知,她的直觉恰恰已“猜到”了。

伏羲创造的八卦正是阴阳组合的符号。

*代表阳;

*代表阴。

用三个这样的阴阳符号组成八种形式,乃为八卦。

*为乾,代表天;

*为坤,代表地;

*为坎,代表水;

*为离,代表火;

*为震,代表雷;

*为艮,代表山;

*为巽,代表风;

*为兑,代表沼泽。

八卦相配又得六十四卦,象征各种现象……

古代的辩证法,正是直觉的辩证法,是天才猜测到宇宙规律的辩证法。

直觉是最幼稚、最初级的,同时也是最深刻、最高级的。

爱因斯坦在科学发现中不就相信和依靠直觉吗?

再看她对自己上次答卷的评判。

“你认为最伟大的科技发明家——这十个人中——是哪一个?”

这么说,她对自己选列的名单还算认可。

这十个人中谁最伟大?

评判中含着新的提问(又一次表现聪明)。

他想了想,把后面九个人名都擦掉了,只留下第一个:“使用火的发明者”。

还有比在文明史上走出第一步的人更伟大的吗?

这是一个表现他风格的回答。

他永远相信创始是最伟大的。

有谁能打倒这个答案?

再看她对自己上次询问的回答。

他关心她喜欢什么。

答案是一张奇怪的图形。

上面画满了两个人的脚印,脚印间有着连线。

什么意思?

txt小说上传分享

黎明与黄昏(10)

是讽刺自己一开始在小路上“印制”她脚印的小聪明?

难道她早已经知悟到了?

不,不是这意思。

两个人的脚步,前进后退,左移右挪有着某种节奏感。

一切空间的图形,人们在观看时,都表现为时间的进程,都出现节奏感。

像是两个人对练武术?

不。

这不是任何一种拳术的节奏。

拳术更不可能是她的节奏。

哈哈,明白了。

这一定是跳舞的脚步图。

是什么舞呢?

他的推理只能到此了。

他不会跳舞。

没办法,他也只好向她学习。他写下这行粉笔字:

“您喜欢跳舞?是什么舞,请允许我明天再回答。”

“您喜欢什么呢?”

这是她在旁边又写着的一句询问。

他想了想,一笑,决定“针锋相对”。

他在一张纸上画下了太极拳八十八式的脚步图。

这是他的回答。

让她也去为难为难。

又一个突破。

“人类”现在开始有了造纸术了。

他和她之间,第一次开始在纸上交流信息。

内容突破形式。

3

“乾、坤、坎、离、震、艮、巽、兑。”

——她的回答,清楚、工整、秀丽地用粉笔写在石桌上。

答得没错。

“最伟大的科技发明家应该是爱因斯坦,而不是使用火的发明者。”这是她在他上次的回答旁又批写的,“你认为开创者、先行者最伟大,我却认为站在前人肩膀上做出最新创造的人最伟大。”

她和他是截然相反的衡量标准。

谁更有真理呢?

这似乎涉及一大篇关于人类历史的大道理,可以让无数人研究。但此刻,他却能感到在她的答案中,含着一种更生动、更富有历史脉搏的新鲜活力。

她的答案更年轻。

这年轻的气息带着黎明、朝霞、晨风、清泉、林间的雀鸣一缕缕进入他的心胸,亲切地刺激着他,使他生出美好又有一丝惆怅的情

阅读柯云路作品精选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